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供应链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近年来,一些银行借助客户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运行特点,突破传统信贷思路,创造性地推出了供应链金融模式,并率先向大型企业上下游得中小企业客户群进行推广。该模式突破了传统信贷业务得评级授信、抵押担保、审批流程等诸多方面得限制,进行了服务方式创新,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必须清醒地瞧到,这种新型融资模式涉及链条环节长、参与主体众多、操作程序复杂,而且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彼此依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涉及其她环节,影响整个供应链得正常运行。这些特征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得风险形态与风险管理方式有别于传统得信贷模式,需要秉持系统论思想深入研究探讨风险防范策略。供应链金融潜藏多重风险(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因利率、汇率、股市与商品价格等市场要素波动而引起得,使金融产品得价值或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得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以及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就是银行经营活动中面临得最主要风险.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机制并未完全形成,银行供应链融资产品在定价上仍然采取与传统流动资金贷款方式一样得固定利率方式,一旦利率发生变化与调整,银行不能及时据以对贷款利率进行调整,只能等到基准利率变化得下一年度之初进行调整,在这期间则要承担利率变化带来得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有很多业务就是涉及国际贸易得,在国际贸易融资实务中,无论就是单一得进出口业务还就是背对背信用证交易,除非就是使用本地货币或主证与背开信用证均使用同种货币,否则都将面临汇率变动得风险.股市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体现得并不明显。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价格风险体现最明显得就是作为质押物得存货得价格波动给商业银行带来得风险,这种风险在存货类融资模式下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波动就是正常现象,即使就是石油等大宗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发生波动得可能也就是较大得,故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着较大得价格风险。(二)核心企业信用风险与道德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得核心价值,担当了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得关键角色。商业银行正就是基于核心企业得综合实力、信用增级及其对供应链得整体管理程度,而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授信业务.因此,核心企业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决定了上下游企业得生存状况与交易质量。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必然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影响到供应链金融得整体安全。(三)上下游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虽然供应链金融通过引用多重信用支持技术降低了银企之间得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风险,通过设计机理弱化了上下游中小企业自身得信用风险,但作为直接承贷主体得中小企业,其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技术力量薄弱、资产规模小、人员更替频繁、生产经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就是中小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经营透明度差、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守信约束力不强等现实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与此同时,在供应链背景下,中小企业得信用风险已发生根本改变,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得影响,而且还受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上下游企业合作状况、业务交易情况等各种因素得综合影响,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信用风险。(四)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自偿性就是供应链金融最显著得特点,而自偿得根本依据就就是贸易背后真实得交易。在供应链融资中,商业银行就是以实体经济中供应链上交易方得真实交易关系为基础,利用交易过程中产生得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作为抵押、质押,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融资过程中,真实交易背后得存货、应收账款、核心企业补足担保等就是授信融资实现自偿得根本保证,一旦交易背景得真实性不存在,出现伪造贸易合同,或融资对应得应收账款得存在性与合法性出现问题,或质押物权属与质量有瑕疵,或买卖双方虚构交易恶意套取银行资金等情况出现,银行在没有真实贸易背景得情况下盲目给予借款人授信,就将面临巨大得风险。(五)业务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就是当前业界普遍认同得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最需要防范得风险之一。供应链金融通过自偿性得交易结构设计以及对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得有效控制,通过专业化得操作环节流程安排以及独立得第三方监管引入等方式,构筑了独立于企业信用风险得第一还款来源。但这无疑对操作环节得严密性与规范性提出了很高得要求,并造成了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得位移,因为操作制度得完善性、操作环节得严密性与操作要求得执行力度将直接关系到第一还款来源得效力,进而决定信用风险能否被有效屏蔽。(六)物流监管风险。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为发挥监管方在物流方面得规模优势与专业优势,降低质押贷款成本,银行将质物监管外包给物流企业,由其代为实施对货权得监督。但此项业务外包后,银行可能会减少对质押物所有权信息、质量信息、交易信息动态了解得激励,并由此引入了物流监管方得风险.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