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产视域下我国产业结构的内在演变.pdf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神生产视域下我国产业结构的内在演变.pdf

精神生产视域下我国产业结构的内在演变.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8卷第7期科学学研究Vol.28No.72010年7月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Jul.2010文章编号:1003-2053(2010)07-0975-06精神生产视域下我国产业结构的内在演变韩顺法1,李向民2(1.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2.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13)摘要: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表现为经济增长从主要依赖传统的物质生产要素转移到技术、知识、文化等精神生产要素上来。精神生产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传统产业的生产环节出现了分化,形成了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行业,并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精神产品的生产、传播与扩散深刻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变。为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本文依据精神产品的分类对产业结构体系重新做了划分,提出分别以精神生产、服务生产以及物质生产为主的创意产业、服务产业和物质产业的划分方式,并对此做了验证性分析。关键词:精神生产;精神产品;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发生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独立出来,就反过来对物质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也处于全面调整的时期,这次生产发生作用。例如,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引起调整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速上的回调,而是在检讨过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的革命,从而推动物质生产的发去30年粗放式增长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要素投展。如17世纪科学革命的顶峰人物牛顿关于近代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物理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以及近的、系统的调整,并向新的发展模式转变。因此,以代科学的奠基性巨著《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的出新的观念指导产业政策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关乎我国版,都极大地推进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工业生产的发经济振兴和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精神生产深展。美学的研究和艺术的应用也会促进工业和其它刻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整个产业结构,不但指明了未物质生产在技术和审美方面的完善统一。这正如马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而且对整个产业结构的演克思说的,“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变起着决定作用。量”[1]。列宁也强调:“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2]。精神生产能够为人类1精神生产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技术的生产、发明、创造,已精神生产表现为人类通过自身的脑力劳动创造成为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精神产品的活动。它是人们在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力量。根据现代社会生产实践发展的这一大势,邓世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成果范围包括哲学、自然科小平一方面敏锐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而它们……,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步被机器所代替,直正是构成一个国家和社会精神财富的重要部分。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体力劳动会不断减少,脑力劳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具有密切的关系。物质生动会不断增加”[3]。另一方面,他又明确地提出了产是基础,是人们进行精神生产的前提条件;而精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其实质是他根生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反过来又促进物质生产据当今高新科技革命的特点揭示、突出了精神生产的发展。长期以来,物质生产一直是社会生产的中在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首要地位。精神生产通过心,精神生产依附于物质生产活动而存在。但精神对物质生产过程和要素的影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收稿日期:2009-09-25;修回日期:2010-03-03作者简介:韩顺法(1979-),男,山东嘉祥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经济。李向民(1966-),男,江苏建湖人,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精神经济与文化产业·976·科学学研究第28卷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财富驱动阶段即追求人的持续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个性的全面发展、追求文学艺术、体育保健、休闲旅另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游等等生活享受,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主动力[5]。的提高带来了社会需求层次的变化,物质产品需求所谓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就是以精神产的比重总的来说呈现递减趋势,而精神需求的所占品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产业经济阶段,智慧、知识比重却逐步上升。这就需要整个社会大力发展精神等精神生产要素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阶段,即我们生产,通过提供层出不穷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所说的精神生产主导的经济模式。我国经济大致完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当今时代,成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阶段,迈向创新驱动和文化越来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