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徜徉诗风词韵,沐浴圣洁芬芳。我们可观“①,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的生机勃勃,可赏“大漠孤烟直,②”(王维《使至塞上》)的雄浑壮阔,可叹“③,④”(晏殊《浣溪沙》)的伤春情怀,可赞“⑤,谁怕?⑥”(苏轼《定风波》)的乐观旷达。此外,读“⑦,⑧”(《<论语>十二章》),能让我们明白“学”与“思”相结合的道理;读“⑨,⑩”(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能让我们从比喻中感受到新事物不断涌现及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8分)青春有梦,不负韶.()华。徜徉山水间,我们可以感悟自然的灵动与安静;漫步博物馆,我们可以见证文明的嬗变与沧桑A走进科技馆,我们可以体验科技的神奇与魅力……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予我们的馈赠真是太多太多了。我们怎样才能无愧伟大时代的殷殷嘱托和切切期待?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chuí()炼意志,磨练本领,B(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地拼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huàn()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1)根据文中拼音写汉字,给文中加点字注音。(4分)韶.()华chuí()炼huàn()发绚.()丽(2)请你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A处的标点符号是(3)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短语填在B处。(1分)B处的短语是(4)下列与“不负韶华”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2分)A.徜徉山水B.体验神奇C.殷殷嘱托D.磨练本领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此句的“一顿”是数量词。在汉语中,数词和量词一般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B.“足下”是指下对上或同辈之间都可以尊称对方为“足下”,意思跟今天的“您”相近。“晚生”则是指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谦称自己。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1子。“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吵嘴。D.苏轼是宋代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等。4.综合性学习。(6分)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学校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1)请你参照表格中示例,再设计一个系列活动。(3分)系列活动名称活动内容与目的系列活动一:“光影留痕”观看红色电影,追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系列活动二:“书信追思”品读红色家书,触摸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系列活动三:“_”系列活动三:“”(1分)活动内容与目的:(2分)(2)在“书信追思”系列活动中,小语作为推介者需要上台讲述关于革命先辈家书的故事。为了确保讲述效果,请你给小语三点建议。(3分)二、阅读理解(64分)(一)古诗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7分)苏武李白苏武①在匈奴,十年持汉节②。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③。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④。渴饮月窟⑤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⑥别。泣把李陵⑦衣,相看泪成血。【注释】①苏武: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②十年持汉节:“十年”指苏武被扣押在匈奴前后共十九年,“汉节”指表示汉朝使节身份的符节。③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修建的御苑:“书札”指书信:西汉朝廷假借在上林苑收到了苏武的白雁传书,以此要求匈奴放还苏武等人。④绝:毫无希望。⑤月窟:指极寒之地。⑥河梁:桥梁。⑦李陵:西汉名将,出击匈奴时战败投降;曾劝苏武投降,没有成功。25.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写苏武被扣押匈奴十九年,始终不辱使命。表现了苏武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B.“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写苏武找到了和家人联系的方法并经常“白雁传书”。不仅体现了苏武行事之周全,也表达出他思乡之迫切。C.“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描绘了环境和天气的恶劣,写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D.“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写出归途之遥远,同时也表达出苏武对生活多年的漠北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6.请你说出对“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中“苦”的理解。(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苏武牧羊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①。武谓惠②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