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式自体输血.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储存式自体输血.pdf

储存式自体输血.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储存式自体输血储存式自体输血可分为全血储存式自体输血和血液成分储存式自体输血。血液成分储存式自体输血包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胶等。一、适应证与禁忌证及病例选择标准(—)适应证1.一般情况好,预计术中需要输血者或健康人希望预存自体血液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2.稀有血型、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者、有多种红细胞抗体或对高频率抗原的同种抗体所致的对所有异体血不配合者。3.曾有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病史者或因输血产生同种免疫性抗体者,如血小板无效输注、IgA缺乏、有白细胞抗体者。4.准备进行骨髓移植的供者在采髓前必须预存自体血液,以便抽取骨髓时回输。5.边远地区供血困难,但手术需输血者。6.避免分娩时输异体血(如剖宫产)的孕妇。(二)禁忌证1.有细菌感染或正在使用抗生素者。2.不能耐受采血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症、室性心律不齐、新近的心肌梗死症、不稳定的心绞痛、严重的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服用抑制代偿性心血管反应的药物者。3.有献血反应史者或曾经在献血后发生过迟发性昏厥者(如献血后30-60分钟,甚至数小时内虚脱或意识丧失者)或有活动性癫痫病史者。4.有遗传缺陷造成红细胞膜异常、Hb异常或红细胞酶缺乏使自体血液在储存期间易发生溶血者。5.有贫血、出血、血压偏低和肝肾功能不全者。6.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血小板功能异常、伴有造血系统疾病或凝血系统功能异常者。(三)病例选择标准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Hh>110g/L,Hct>0.33,血小板计数>100×l09/L,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行择期手术,估计术中失血1000ml以上者。我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版)附件二《自体输血指南》规定:1.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Hb>110g/L或Hct>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储存式自体输血。2.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3.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着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5.Hb<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体血。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二、采血前的准备1.履行告知义务主管医生在采血前要与患者或其监护人进行充分的沟通,交代储存式自体输血有关事项。征得同意后,由患者或其监人签署《自体输血同意书》并存档。2.检香医生要给患者作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禁忌证。3.申请填写《自体输血申请单》递交输血科(血库),等待采血。4.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向患者介绍自体输血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对采血可能影响健康的顾虑,减少采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5.患者准备(1)铁剂的补充:从第一次采血前一周开始,给予自体输血者硫酸亚铁03g,一日3次服用,直到最后一次采血后的几个月里连续服用,以补充丢失的铁和维持适当的Hb水平。由于大剂量的铁剂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如便秘、腹泻和痉挛性腹痛等,故服药剂量不宜过大,最好饭后服用。如有胃肠道反应,可暂时减少剂量或暂停服药数天,直到症状消失,然后再逐渐增加剂量,恢复到原来用量。红细胞生成的速率,受身体铁储存量的限制,每ml红细胞约合铁1mg,每采200ml血,体内储存铁减少200mg,采1000ml血,将损失铁1g。(2)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可以促进红细胞系祖细胞增殖与分化,是调节外周血红细胞数量的生长因子。用于术前自体输血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增加术前备血量、缩短备血时间。可一次使用3000-6000单位,皮下注射,隔日一次,共4次。(3)采血前24小时不得饮含有酒精的饮料。采血前一天晚20时起至采血前不吃油腻食物,不要饮食过饱,但不宜空腹,可适量进食清淡食物、糖水和饮用水等。不要过度疲劳,要有充足的睡眠。采血前彻底清洗手臂特别是肘部。三、采血方案和采血量(一)采血方案采血方案应由患者主管医生根据术中预计失血量的多少、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的种类、术前时间长短与输血科(血库)商定。根据备血要求,制定详细的采血计划。如预计采血总量、采血频次、开始采血日期、每次采血日期、每次采血量等。每次采血前,还要及时复查血象,根据检测结果和实际情况,再次评估,决定是否继续按计划采血或调整计划。(二)采血时间与每次采血量开始采血时间应以备血量多少确定,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患者的Hct恢复到采血前的水平。因为蛋白质的合成与动员、血容量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72小时,红细胞的恢复需要1周的时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