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用户实用范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用户实用范文.docx

语文教案用户实用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教案篇1教材简析故事中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难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从而懂得珍惜幸福。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2、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3、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内容,初步形成幸福观。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1、复习导入:巨人因为学会了分享,所以最后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看来他的幸福是从“学会分享”中来的。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四、分析课文的'起因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七、布置作业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语文教案篇2快乐读书屋一:马拉松的故事时间: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雅典士兵菲地皮茨在马拉松战役中3次长途奔跑传递战争信息,因体力耗尽而牺牲。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者,将其奔跑的距离定为奥运会长袍比赛中的马拉松赛跑。故事传递这样的思想:奥运会比赛表现人类共同的心愿——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学情分析:学生能够自学读懂此文,大对此文的立意不一定挖掘太深,教师要加以引导。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三个生字,积累课文中有启发意义的句子能力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情感目标:感悟奥运比赛项目中表现人类的共同心愿——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重、难点:抓住菲地皮茨三次传递战争信息的故事,理解奥运的精神品质。教具:搜集资料教法:读出感悟。学法:自主探究。流程:1.组织教法: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研读课题,质疑。3.让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读中认识生字,并将不认识的生字所带出来的词画出记号。读一读,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通读全文,把课文读流利。4.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课本上。5.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读课文(1)默读、填表:事件人物表现第一次报信第二次报信第三次报信(2)讨论:菲地皮茨是一个怎样的人?(3)从他的表现中你获得了什么启迪?6.读了这个故事,请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人物的赞美。7.积累内化:(1)识字: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2)复述这个故事。8作业:请学生在课外阅读更菲地皮茨的故事。板书:马拉松的地理位置马拉松的故事.菲地皮茨三次传递战争信息的故事将菲地皮茨长跑的距离定为马拉松赛跑语文教案篇3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课后生字,正确读记由生字组成的词。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④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2、过程与方法⑴联系上下文,在阅读中扫除字词障碍。⑵围绕“自学提示”展开讨论学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⑶以辩论会的形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灰尘的优缺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⑵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2、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大家都见过灰尘吧,是不是很讨厌它?那假如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