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化工设备管理制度汇编目录1.设备管理说明022.关于大功率电机责任划分的规定123.工具领用、使用管理制度134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定155.废旧物资处理规定166.备品配件质量反馈规定177.计量器具管理制度188.关于规范电焊作业的管理规定239.电气管理规定2410.仪表管理规定2511.设备润滑管理制度2612.设备防腐蚀管理规定2813.设备事故管理制度2914.固定资产管理制度3115.设备密封管理制度3216.起重机械管理制度3317.备品备件管理制度3418.设备维护保养制度3519.设备巡回检查制度3620.工业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基础管理制度3721.进出口设备管理制度3822.厂内机动车辆管理规定3923.设备质量问题处理程序4024.设备管理考核细则421--设备管理说明一、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设备是工厂的心脏,如空压机、ISEP等,甲类是在无备机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引起全厂停产的设备。乙类设备也是工厂的主要生产设备,但对全厂生产和安全影响不严重,重要程度比甲类差一些。甲、乙两类设备约占总设备台数的15—20%。二、一般设备一般设备所占比重较大,约占90%,大致可分为丙类和丁类。丙类是运转设备或检修较频繁的静止设备,如换热器、泵、减速机等,丁类属于结构比较简单平时维护较少、检修简单的设备,如高位槽、主要贮槽、受槽等静止设备。以上的划分是为了便于管理,只是相对的,是根据设备在分厂中的重要性来衡量的,一般从事设备管理工作较久的人员,都可以准确划分设备类别,同时对于这些设备应具备以下内容:管理项目甲级乙级丙级丁级设备卡片应有应有应有应有设备一览表应有应有应有应有设备技术档案必须有应有重点建立应有运行记录必须有应有日常维护对象重点重点应进行一般定期检修重点重点重点应进行修理制度严格按计划检修计划检修检查后修理免修或事后修理三、设备管理资料1、设备卡片2、设备技术性能一览表要根据分厂内部设备变动情况,及时填补或更新,内容要充实、真实。3、设备技术档案从设备进入分厂直到报废为止,“这一生”中各种事件记录和有关维护、检修的记载应齐全、准确,以便反映出该设备的真实面貌,并用于指导实际工作。2--4、全厂设备状况:完好率、泄漏率,主要设备的运行、检修及备用时间记录。四、图纸资料1、易损件图纸应齐备,并确保准确性。2、主要设备均应有较为齐全的总图及零件图。3、一般设备应有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五、维修保养责任人分厂所有主要设备、一般设备要设专人维护巡查,形成文件,并随人员调动随之更改。另外,要制订甲类、乙类、丙类设备的保养周期,贯彻落实到维修人员的意识中。六、各项管理制度分厂应具备:维修工职责,维修班长职责,润滑保养制度、巡检制度、修旧利废制度、配件领用规定、机封和阀门更换记录、工具使用规定、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七、三项记录即日常维护记录、巡视记录、润滑保养记录。维修人员完成一天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填写,对于设备的中修、大修、流转、报废、事故等还要分别填入设备技术档案。八、设备的维护1、要根据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技术特性,正确地查找设备能力,正确的使用设备。2、操作人员要严守操作规程,并且操作人员应有正确操作责任。3、健全各级责任制明确职责,以保证设备正确的使用。4、设备投产前必须做好维护保养设备的准备工作,编制设备规程,对工人进行培训及技术考核。5、准备必须的工具及符合要求的润滑油、润滑脂。6、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认真巡回检查并填写记录表,将所有的偶发故障苗头及不良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1)检查轴承及有关部位的温度与润滑情况。(2)检查有关部位的压力、震动和杂音。(3)检查传送皮带、钢丝绳和链条的紧固情况和平稳度。(4)检查控制计量仪表与调节器的工作情况。(5)检查冷却系统情况。3--(6)检查安全阀、制动器及事故报警装置是否良好。(7)检查螺丝、安全防护罩及栏杆是否完好。(8)检查各密封点是否泄漏。(9)认真做好润滑,执行设备润滑规程,严格按“五定、三级过滤”的技术对设备进行润滑,并做到“四懂”“三会”。九、设备的检查与评估1、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日常检查由维修人员执行,定期检查由维修班班长、设备副厂长共同进行,对两种检查出的缺陷或隐患要拿出整改措施,予以根除。2、在检查之后要进行设备评估,以定期检查的情况进行评定,停用一年以上的设备可不参加参加评估,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