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 教案教学设计(鲁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敬业与乐业 教案教学设计(鲁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

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设计(鲁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设计(鲁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教学目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3.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4.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5、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丰富个性内涵。教学重点1.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教学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教学方法1.诵读法2.研讨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理解、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2、理清文章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内容。3、把握本文论证结构方式及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板书文题、作者)二、预习检测1、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有秩序地进行知识抢答。①结合历史知识,谈谈你对梁启超的了解。(同学相互补充)②检测生字注音及词语解释③议论文包括哪三要素?常见的论据形式?常见的论证方法?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课件展示】1.梁启超资料: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2、词语解释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征引:引用。旁骛(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亵渎(xièdú):轻慢,不敬。强聒(guō)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3、议论文知识议论文的三要素:常见的论据形式:议论文论证方法: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1、结合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引论----本论-----结论),列出提纲2、文章围绕着“敬业与乐业”,这个论题,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提示:根据论点常见的出示方式)3、本论部分,作者先后谈论了哪些问题?并思考:这几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提示:找关键句如:第二段:“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第六段:“第一要敬业”;第八段:“第二要乐业。”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列出本论部分的结构提纲)四、阅读课文,合作探究本文除了条理清楚以外,课文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加以证明。阅读课文,在文中标示出来。(一)浏览三至五段道理论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举例论证:唐朝名僧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例子证明“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道理,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二)速读六至七段第六段:道理论证:主一无适便是敬-----朱熹举例论证: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第七段:道理论证:做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文正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举例论证: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当木匠和当政治家的例子证明“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重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三)速读第八段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引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道理分析:【质疑】“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四点原因)--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四点吗?第一:身体力行得快乐第二:刻苦奋斗有快乐第三:竞争取胜找快乐第四:远离无聊就快乐证明:乐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五、回顾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重点】1、本文的论点是:2、围绕论点,作者先后叹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文主要引用了、的论证方法。本文的结构方式是。六、拓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