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程序编制部门:发布日期:目录1.目的2.范围3.职责4.定义5.程序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规范在抢险工程中有关特种作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从而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及其引起的损失和伤害,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抢险作业、金属容器内作业、起重作业、焊接作业、制冷作业、铲车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3.职责3.1部门安全员负责、审查、监督特种作业有关组织、技术措施的制定及执行情况3.2安全管理员负责制定特种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负责检查,监督落实情况3.3特种作业人员应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现场安全措施要求进行作业3.4检修项目负责人负责签发特种作业的工作票5.程序5.1金属容器内作业5.1.1作业前准备必须进行良好的通风,应采取强迫通风办法,开启引风机40分钟后,内部温度不超过40℃,方可进入金属容器内,严禁用氧气作通风的风源a.进行焊接作业时,应设二次回路的切断开关b.进入经水压试验后的金属容器前,应先检查空气门确认无负压后方可进入c.照明电压必须是安全电压d.金属容器必须有可靠的接地5.1.2作业管理a.作业人员应穿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b.外部应有人监护,并且应有内外联系办法,如绳于等c.不得同时进行电焊、气焊或气割作业d.在封闭容器内施工时,施工人员应系安全绳,绳的一端交由容器外的监护人拉住e.严禁将漏汽的焊炬、割炬和橡胶软管带入容器内。焊炬、割炬不能在容器内点火f.在金属容器内作业必须使用24伏以下的电气工具。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且漏电保护器,电源联接器和控制箱等放在容器外面5.1.3作业过程的控制a.在工作间歇或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将气焊、气割工具拉出容器b.工作结束时应及时切断焊接电源c.作业完毕后,将调度室运行维修操作票回执交回调度室5.2起重作业5.2.1作业前准备作业前应对作业用机械,工器具机况进行检查确认。检查内容包括:钢丝绳、钓钩、制动器、电器开关、铁轨等。确认良好,可靠后方可进行起重作业5.2.2作业过程管理a.起重作业人员在作业时要严格执行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b.起重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或听到异常声响应立即停止作业c.起重机械在工作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将主电路开关切断,然后将所有控制柄转到零位并切断电源d.可移动的轻型吊具,如电动葫芦,手葫芦,滑轮,千斤顶等除作业前进行安全检查确认,还应对吊具支点的安全,可靠性进行确认,支点强度必须满足吊运物负荷,三点支架的架底角必须可靠连接固定e.使用手工起重搬运设备时,使用的滚杠两端不宜超出设备底面过长,防止压伤手脚,添放滚杠时,人应蹲在拖板两旁,滚杠从侧面插入,设备就位后,应放置稳固,对重心偏的设备,应先采取防止其摇动或倾倒措施,再拆除起重机具f.夜间进行起重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禁止疲劳作业g.雨天,设在露天的抓灰天车应停止作业5.2.3起重作业应急响应起重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机械设备事故,如有人员伤亡等情况时,应立即按现场人员伤害应急规定处理5.3焊接作业5.3.1作业人员的管理5.3.1.1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不得承担超越其合格证允许范围的焊接工作。5.3.1.2凡患严重的呼吸系统器质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明显的肝、肾疾病等人员不宜进行焊接作业。5.3.1.3从事焊接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职业性身体检查,新上岗的焊接人员,预先须经身体检查合格。5.4.2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5.4.2.1所有焊接人员进行作业时,应穿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5.4.2.2焊接工作时,应有防止触电、爆炸和防止金属飞溅物引起火灾的措施,并应防止灼伤。5.4.2.3焊接人员在观察电弧时,应使用带有滤光镜的头罩或手持面罩、护目镜或其他合适的眼镜。辅助人员也应配带类似的眼镜保护装置。5.4.2.4当身体前部需要对火花和辐射作附加保护时,应使用经久耐人或其他材质的围裙。5.4.2.5当需要对腿作附加保护时。应使用耐火的护腿或其他有效的用具。5.4.2.6在进行仰焊或其他作业过程中,必要时佩戴皮制或其他耐火材质的套袖或披肩罩,也可在头罩下佩带耐火质地的斗篷以防头部灼伤。5.4.2.7当利用通风手段无法将作业区域内的空气污染降到允许限值或这类控制手段无法实施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如长管面具、防毒面具等。5.4.3焊接作业环境管理5.4.3.1焊接作业的工作场所应有良好的照明,应采取措施排除有害气体、粉尘和烟雾等,在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焊接工作时,宜设挡光屏。5.4.3.2不应在储存或加工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周围10mm范围内进行焊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