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024-2025学年同步模拟试卷及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东省青岛市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024-2025学年同步模拟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青岛市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024-2025学年同步模拟试卷及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省青岛市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024-2025学年同步模拟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霎时(shà)慰藉(jí)囫囵吞枣(húlún)B.踌躇(chú)腼腆(diǎn)嫦娥奔月(bēn)C.狰狞(zhēngníng)懊悔(àohuǐ)脍炙人口(kuàizhì)D.憎恶(zēngwù)玷污(diànwū)喋喋不休(diédiébùxiū)答案:C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文彩飞扬,深受读者喜爱。B.天空中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C.他在学习上很勤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D.老师为我们调察了附近几个书店的图书情况。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的天气真是瞬息万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乌云密布了。B.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得不亦乐乎,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校园。C.这篇作文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读来让人荡气回肠。D.他在学习上总是浅尝辄止,不愿意深入钻研。答案:C(“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与句子语境不符)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叫什么名字?”老师问:“你是新来的学生吗?”B.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C.我喜欢读的书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D.老师说:“明天春游,大家都要带上雨具,以防万一。”答案:C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哪些选项正确描述了《草船借箭》这一故事中的关键要素?(多选)A.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B.主人公是诸葛亮C.箭是从敌方船上直接夺取的D.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E.曹操是故事的反面角色答案:A,B,D解析:《草船借箭》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著名故事,主人公是诸葛亮,他通过智谋向曹操“借”来十万支箭,而不是直接从敌方船上夺取。这一故事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曹操在故事中虽然是对立方,但不能简单称之为反面角色,因为故事主要聚焦于诸葛亮的智谋展示,而非善恶对立。2.下列哪些作品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可能会学习到的经典文学作品或古诗词?(多选)A.《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B.《落花生》C.《父爱之舟》D.《猎人海力布》E.《少年闰土》答案:A,B,C解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可能因版本和地区而异,但一般来说,《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是常见的古诗词学习篇目,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落花生》和《父爱之舟》也是五年级上册中可能会学习到的课文,它们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而《猎人海力布》和《少年闰土》虽然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但不一定在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中。三、判断题(每题3分)1.题目:在《望天门山》这首诗中,“两岸青山相对出”一句描绘了天门山两岸的青山相对而立的景象。()答案:×(解析:这句诗实际上描绘的是天门山两岸的青山随着孤帆的出现而逐渐显现出来的动态画面,而非单纯相对而立的静态景象。)2.题目:《金色的草地》一课中,作者通过描述自己观察草地的变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答案:√(解析:该题描述准确,符合《金色的草地》一课的中心思想。)3.题目:在《司马光》这个故事中,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行为展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答案:√(解析: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是历史上著名的智慧与勇气的体现,该题描述正确。)4.题目: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是已经丢失的羊,再去修补羊圈,已经来不及了。()答案:×(解析:“亡羊补牢”的意思是指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该题解释有误。)四、填空题(每题3分)1.填空:古诗词中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就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才能全面认识。答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填空:在《将相和》一文中,“将”指的是_____,“相”指的是_____,他们之间的故事主要围绕“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_____”三个小故事展开。答案: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3.填空:成语“_____,_____”出自《论语》,意思是学习而不知道满足,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