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宁静而致远人生旅途,行路匆匆。我们走在一个具有太多的信息、太多的诱惑和欲望的人生路上。因此,我们的旅途有太多的迷惘和彷徨。或许我们的灵魂很需要那种哲理性领悟的指引。过去常吟诸葛亮《戒子篇》中的诗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以冶性。”所以,一直仰慕“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人生观。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心静则无欲,无欲则平和,平和则顺达。清静宜自省,自省宜慎独,慎独才能自重、自爱、自励、自强。静即自然,自然形成规律,规律可万物如愿。在静的状态中,世间一切人和事都各安其位,各循其由。我喜欢静,这是我的性格。远离喧嚣时,我常沏上一杯茗茶,手捧一本古色天香的书。人间忧乐,千姿百态的社会风貌,金戈铁马的历史风情,文人墨客的儒雅风度,一幕幕的在脑际闪现。品一口茗茶,怀抱书香。静心、静气,静静地考虑人生、事业,思想过去、未来,思绪万千,思源悠远,其乐无穷,其趣也无穷。身处这喧嚣浮躁的现实社会里,多么希望将自己置于一个幽静的小院,在挤满花蕾的树下,品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抒几句深情的感悟,倾听那花开的声音。月明星稀的月晚,卷起窗帘,在黄灯下练习书法,观摩字帖,揣其神韵,品艺术而静心养性。东方破晓时,在圃园给自己的文竹、兰花、菊花浇水,潜移默化地陶冶性情。这些对于身处浮华中我或许是一种奢望。在当今物欲涛天,全民逐富的时代。面对滚滚红尘,太多的诱惑摆在面前,人容易在喧嚣尘世中迷失自我。人作为感情动物,心难免为物欲所引,身难免为世俗所牵。这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份宁静。宁静需要一颗虔诚的心。平静地面对周遭的一切,不因喧嚣与浮躁而焦灼不定。境由心生,寻求宁静还需要一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心静。凝神静气,寻求定位自己的所好、所思、所向、所行。享受宁静,需要文化的介入。记得有这样的一幅对联: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要不可;琴棋书画诗酒花,非要不可。横批:活得像人。人只有在具有文化氛围的宁静中才能抵御孤独独享宁静,才能真正意识到自我的决然独存,从而触摸到深藏的灵魂。宁静是一种领悟生命的境界。宁静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远离喧嚣尘世;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恬淡从容;甚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超然。躬耕南阳,心忧天下的孔明。在清风明月中读史,在竹林泉石旁对弈。日观风云变幻,夜察星转斗移。不问名利,不求闻达。胸中的傲世之志和济世匡才,已经在卧龙岗的青山绿水间浑然成就。出山之后,助刘玄德成就帝业;辅刘禅励精图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难看出诸葛亮一生在宁静中对“致远”的执着。中国知识分子向来看重精神修养,“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生养性的最高境界,淡泊世事以洞明尘世,清心内敛以高瞻远瞩。人生在世,必然要奋进。在酒绿灯红的现实社会中,若能把握住心灵的天平,对如烟名利泰然处之,浮华中给自己找一份心灵的镇静剂。那么,宁静能让志向远大的你,远离尘世的干扰和冲击。在宁静中蓄存能量,方能前途无量,人生也更加洒脱。人文学院10级汉语言文学3班王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