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分析[摘要]本作者通过对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的特点提出从技术、经济及管理等角度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有关理论。笔者认为,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一定能有效的控制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投资的效益。[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确定控制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集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工作。虽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控制阶段在设计阶段,在施工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很小,但额外增加投资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施工阶段,需要对投资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实现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促进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1.1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最佳工期施工组织设计(又叫施工组织规划)是由施工单位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施工企业管理现场施工的内部法规。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审查,对多方案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尽量减少施工方案不合理带来的工程造价的增加,从中确定最佳的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组织的中心,通过施工进度计划可以把施工中的各项工作有机的联系起来,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施工进度计划是否合理,对整个施工影响很大,施工进度的是否合理,常用工期、施工均衡性和竣工率3个指标来衡量,其中工期又是影响造价的一个关键因素。工期是否合理应以在满足计划规定的前提下费用最低为标准。按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成本由直接费和间接费两部分组成,直接费一般是在合理组织和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时,其费用最低,如果在此标准下要赶工(加快施工速度)或延工,则直接费将随之相应增加,而间接费是随着工期缩短而减少,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直接费曲线与间接费曲线叠加起来可得到总成本曲线,与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应的施工时间,即为最佳的工期。所以,我们在确定工期时,应尽量可能接近最佳工期。1.2处理好质量、造价、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建设单位(业主)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目标就是力求工期短、造价低、质量好。正确处理好质量、造价、工期三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施工组织设计和建设全过程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大问题。这三者的关系可以用图2表示,由项目的3大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变化,都势必引起另外两个目标的变化,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在现实项目中,处于最理想的a号区域,即工期短、质量好而又造价低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强调造价和质量,工期就不应要求过严,建设目标应为图中的b+a号区域;强调项目的造价和工期,质量就不能要求过高,建设项目就应是c+a号区域;强调质量和工期,造价就不能要求过紧,建设目标应是d+a号区域。因此,在制定项目建设目标时,应先对建设项目各种客观因素和执行人可以采取的可能行动及这些可能后果进行综合研究,经过对具体情况分析,制定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2合理安排、有效使用建设资金2.1加强建筑企业流动资金管理施工企业中标后,承包合同价就是该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值。建筑企业资金就其使用和存在的形态可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项资金3种。从工程造价控制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对流动资金的控制和管理。流动资金是企业购置劳动对象和支付职工劳动报酬及其他生产周转费用所垫支的资金。施工企业必须使流动资金占用数额与企业生产相适应,正确核定流动资金定额,作为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其原则应该是既能确保施工生产的正常需要,更多更好的完成施工生产任务,又能尽可能少的占用资金。2.2合理编制和控制资金使用计划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是建设项目全过程中造价所占比重最大的阶段。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在整个建设管理中处于重要而独特的地位,要控制好这阶段的资金支出,首先就必须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通过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总目标值和各阶段目标值,使工程造价的控制有所依据,并为资金的筹集和协调打下基础,从而使控制措施具有针对性;科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可以对未来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和进度控制有所预测,消除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进度失控;且在建设项目的进行过程中,通过资金使用计划的严格执行,可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上升,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2.3做好建设资金支出的分析、预测与控制在做好资金计划支出的同时,必须定期对资金的实际支出进行分析、预测,及时与原预算的计划支出对比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实际支出控制在预算的计划支出范围内。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各个单位工程和各个工种所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和实际投资支出进行统计,定期提出工程进度表和财务支付汇总表。在此基础上,运用“项目投资差异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