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载流量估算.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导线载流量估算.doc

导线载流量估算.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导线截面(mm2)11.52.54610162535507095120载流是截面倍数9876543.532.5载流量(A)9142332486090100123150210238300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对于直流回路,I=P/U,呵呵,你中学就应该学过吧?,算出电流,再查电缆载流量,然后根据线路参数效验一下是否满足电压降,否则就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加粗,还不行就是超出本电压等级的负荷半径了,呵呵!通信机房“三线分离”安全整治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今年(2002)区电信公司安排各分公司和传输局、数据局进行“三线分离”安全整治工作。长途电信传输局对所属各专业机房进行了一次“三线”安全整治。根据机房实际布放情况、走线槽道走向、电源头柜布局、直流交流电源线的负载电流、照明情况等的调查摸底工作,发现了许多需要整改的“三线”安全隐患问题,并陆续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本文就通信机房“三线分离”安全整治工作中要注意的三个问题进行探讨,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商榷。整治项目----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经过“三线分离”安全整治工作之后,通信机房应全部达到“三线分离”的要求。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和信号线基本“分家”,但不搞一刀切。要考虑强电电缆对弱电线缆的电磁干扰问题;要避免电力系统的零线对直流“地”的干扰和污染。要对电源线的负荷电流进行测试,对导线的截面积根据负荷承载核实;各设备机架的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机房内的交流照明系统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结合这次“三线分离”安全整治工作一并解决,要一劳永逸。我认为不要把“三线分离”认为是进行简单的线缆之间的分离,要把相关因数考虑进去,进行全面整治。⑴、拆除传输机房至电力室已停用的-24V电源线。包括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以及已停用的模拟载波音频线。对断芯、短路、阻抗失配、中间断线的数据线、用户线,以及已废弃的监控信号线一并拆除。⑵、拆除走线槽道盖板。为避免发生意外时走线槽道产生“烟囱效应”和利于电缆通风透气,应拆除所有传输机房槽道式走线架的上盖板和列架式走线架的上封盖。保持走线架为开放式状态。⑶、用防火泥、防火板封堵孔洞。在电源槽道安装完和电力线的割接(更换)工作之后,用防火泥、防火板封堵由此而产生的孔洞、缝隙。相邻机房之间的孔洞必须用防火泥密封。用防火板隔离确实无法分离的电源线和信号线。⑷、整治走线架。机房“三线分离”需要对直流电源线至少进行三次割接。有些机房的电源线数量虽然不多,但非常繁琐,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故整治走线架(包括拆旧电源线、布放新电源线、拆废弃线、拆除走线槽道盖板以及电源线割接等项工作)的费用估算应占“三线分离”整治总费用的50%左右。⑸、新增电源槽道部分。原电源线路由要经过程控机房的地板,这次“三线分离”必须重做电源线槽道。方案是通信大楼采取分散供电的方式,电力室供电只供到每个楼层,改变过去集中供电的方式。专业机房在机房内也做电源槽道,因电源线与信号线要彻底分离,需制作槽道为电源线专用。新增电源槽道包括通信楼楼板开洞位置及电源槽道走向由设计院做设计,各局自己负责施工。新增电源槽道为开放式,不进行包封。⑹、增补机架保护地接线分配装置。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