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SPOC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运用-最新教育资料.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面向SPOC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运用-最新教育资料.pdf

面向SPOC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运用-最新教育资料.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面向SPOC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运用一、SPOC的概念与课程特点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即小规模私人在线课程,也译为“私播课”,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MOOC负责人阿曼多?福克斯(ArmandoFox)相对于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慕课”的概念而提出的。MOOC,顾名思义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以“大规模参与”、“在线资源共享”和“开放访问”为特点。在被称为“MOOC元年”的2012年,Coursera、edX和Udacity三项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平台创立,掀起全球范围内MOOC教育的新浪潮。在MOOC课程开放性、共享性和大规模性的显著特点之外,其低完成率和巨大的投资成本却饱受诟病。香港大学的苏德毅教授从学生和大学两个角度来分析了MOOC的优势和不足,见表1[1]。鉴于MOOC的优势与不足,SPOC的推出既有MOOC的优点,又弥补了其缺陷。ArmandoFox认为SPOC是“将MOOC资源用于小规模、特定人群的教学解决方案,其基本形式是,在传统校园课堂采用MOOC的讲座视频或在线评价等功能辅助课堂教学。”[2]简而言之,SPOC是MOOC的校本化,是融合在线学习和校园课堂教学的创新。SPOC从MOOC中衍化而成,教学优势初显,其课程特点见表2。SPOC的课程特点要求建设完备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引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初衷完全吻合。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经验分析教学资源库是海量精品教学资源的集成,主要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以进行网络教学为核心。2010年至2014年,我国已经立项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56个;2015年中央财政仍计划择优支持资源库建设12个左右[3]。(一)功能定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明确界定资源库的功能定位为“能学、辅教”[4]。1.人人能学根据“泛在学习”的理论,学习者可以通过“泛在计算”实现时时、处处的学习。“泛在计算”是1988年由美国专家马克?维瑟(MarkWeiser)提出,设想将计算机通过微缩技术植入到每个事物之中,这样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和无线通讯网络,无所不在、随时随地地为人们服务[5]。教学资源库成为“泛在计算”在教育领域最佳运用。因此,其建设首先需实现资源库用户人人“能学”,即凡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职业院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均能够通过自主使用资源库实现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2.时时辅教在线教育的特点使得资源建设可以满足师生“随时、随地、随需”的教与学的要求。资源库的“辅教”功能是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资源库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实施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资源库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拓展学习[6]。因此,资源库的建设必须基于区域需求和学校实际,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以创建精品资源和进行网络教学为核心,通过对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指导、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论证分析,对海量专业资源进行整理、制作、存储和管理,充分融入SPOC等在线课程教学的特点,建成学生乐于学习,教师乐于施教的平台。(二)设计原则科学实用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须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面向实际的教学运用,达到“能学”“辅教”的目的,满足学习者学习和教学者导学需要。资源库中应该既有宏观的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又有微观的课程资源、企业项目案例、职业岗位技能训练资源等,全面、科学、有序地把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课程学习标准、行业企业以及岗位最新标准和要求完整真实地反映出来。共建共享原则。教学资源库是为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合作育人和社会服务提供基于专业层面的开放的合作平台,必须各方参与,共建共享。专业教学团队是资源库建设的主体,企业行家能手的参与建设是有力支撑。必须校企联动,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引进规范的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标准,实现资源库教学、助学、培训的功能。标准统一原则。教学资源库开放、共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登录界面、框架结构、组织安排、内容选取等方面既要与国际标准和要求相统一,又要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登录和使用的界面应简洁友好,符合网络学习者使用的习惯;组织结构要严谨合理有序,便于数据提取的精确便捷和平台管理的安全可控;资源内容及建设标准须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