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汇总.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汇总.pdf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汇总.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共基础知识之历史常识汇总、古代著名的改革(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2)356年公元秦国前商鞅变法;(3)8年公元王莽改制;(4)485年公元北魏孝文帝改革;(5)后周周世宗改革;(6)北宋王安石变法;(7)明朝张居正改革。2、近代改革近代历)、史上清末有三新政次新。政,即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洋务运,西《天方列》把动发津条侵略强通生在约势力过第二由沿次鸦海延片战伸争后到内地。戊《马戌变》签,中关条订后,帝国半法发国主约殖民生在义掀地化起瓜加深分中国的狂潮。清末新,《辛丑政发条约生在》使八国中国联军完全侵华陷入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历代农业经济政策(1)594年春秋,鲁:公国实元前行初税亩。(2)356年秦国商鞅:公变法元前,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3)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减轻田租。(4)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5)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6)南北朝: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7)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8)北宋:形成租佃制。(9)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明朝中期宰相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10)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11)1931年春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2)1947年,中共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3)1950年,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确定农村耕地承包期限为30年。(15)2006年,我国废除了农业税。4、中共党史重要会议(1)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宣告中共成立。(2)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革命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3)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4)中共四大:1925年,上海,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5)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6)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7)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针。(8)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9)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通过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10)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一个“炮弹”、两个“务必”、三个转变。(11)新政协会议:1949年,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国旗、国歌、首都、领导)。(12)一届人大: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3)中共八大:1956年,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15)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6)中共十三大: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17)中共十四大:1992年,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8)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中共十七大:2007年,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5、政治制度(1)西周:实行分封制。(2)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皇帝制,中央集权国家形成。(4)西汉时期: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政策。(5)魏晋时期:形成了士族制度,伴随产生的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