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静芙****可爱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全国重点校】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渭南市尚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59年在皖南屯溪修建飞机场时,安徽省博物馆文物工作者清理发掘了多座土墩墓,出土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原始青瓷器300余件,器形有尊、壶、杯、盂、瓶、盉、瓿等(如下图)材料主要表明()安徽地区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B.西周时期中国已出现原始青瓷C.青瓷主要集中于中国南方地区D.在生活用具领域最先出现青瓷2、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3、我国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分布如下,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A.汉代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B.汉代山东的农耕技术最先进C.汉朝使用牛耕技术的范围较广D.牛耕技术的使用已经遍及全国4、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种土地制度,如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均田制等。其根源是()A.人口增长刺激人地矛盾B.政局动荡流民的大量出现C.少数民族封建化的结果D.封建土地私有制趋于瓦解5、鸦片战争后不久,我国自然经济趋于解体的情况最为明显的地区是()A.环渤海地区B.五口通商地区C.黄淮地区D.成渝地区6、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D.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7、1894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侨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当时该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C.清政府的政策支持D.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8、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A.“清王朝自救运动”B.“近代工业的起步”C.“实业救国的浪潮”D.“民族工业的春天”9、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其中的“第三次反思”()A.解放战争胜利后B.新中国成立后C.1954年宪法颁布后D.“文化大革命”后10、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共人数快速增加的原因是()A.国民党加入共产党B.国共合作的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D.十月革命的影响11、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A.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B.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D.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12、北大哲学教授梁漱溟于1919年5月18日对一次学生运动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此,梁漱溟教授()A.赞扬了学生的爱国精神B.绝对认可学生的正义行动C.肯定了学生的自由D.主张人权与法治13、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A.蒋介石借机使台湾问题国际化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C.炮战背后暗藏着国共达成的共识D.海峡两岸有强烈的战争意识14、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无知”“好战”;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B.随着中美关系改善,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加深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D.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力在增强15、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