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八变形缝.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6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项目八变形缝.ppt

项目八变形缝.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项目八变形缝任务一变形缝的分类与设计要求(1)伸缩缝又叫温度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剧烈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和破坏所设置的变形缝称为伸缩缝。(2)沉降缝为了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应力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缝隙。(3)防震缝为了防止建筑物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引起破坏而设置的缝隙,通过防震缝将建筑物划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二、变形缝的设置原则1.伸缩缝的设置设置伸缩缝的情况主要有三类:一是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二是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三是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通常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在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需断开。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建筑物中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所作规定。2.沉降缝的设置为满足沉降缝两侧的结构体能自由沉降,设置沉降缝时,必须将建筑的基础、墙体、楼层及屋顶等部分全部在垂直方向断开,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应设置沉降缝:1)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上,且难以保证不出现不均匀沉降。2)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层数相差两层以上或层高相差超过10m,荷载相差悬殊或结构形式变化较大时,易导致不均匀沉降。3)新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相毗邻。4)建筑平面形式复杂、连接部位又较薄弱。5)相邻的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较大。3.防震缝的设置在地震设防烈度为7~9度的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设防震缝:1)建筑平面复杂、有较大突出部分。2)建筑物立面高差在6m以上。3)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4)建筑物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质量相差较大。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一般情况下,基础可以不分开,但当平面较复杂时,也应将基础分开。缝的两侧一般应布置双墙或双柱,以加强防震缝两侧房屋的整体刚度。三、变形缝的宽度尺寸1.伸缩缝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40mm。2.沉降缝沉降缝的宽度按表8-3所列尺寸选取.3.防震缝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抗震设计烈度来确定。1)在多层砖混结构中,防震缝宽一般取50~70mm。2)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取70mm;当高度超过15m时,按不同设防烈度增加缝宽,当设防烈度分别为6度、7度、8度、9度时,相应每增加5m、4m、3m、2m,防震缝宽宜增加20mm,见表8-4。3)在框架抗震墙结构中,防震缝的宽度可采用上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70mm,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照需要较宽防震缝结构类型和较低建筑高度确定缝宽。4)高层部分与裙房之间可连接为整体而不设沉降缝的情况。任务二变形缝构造的做法外墙变形缝的构造特点是保温、防水和立面美观,如图8-2所示。内墙变形缝的构造主要应考虑室内环境的装饰协调,有时还要考虑隔声、防火,如图8-3所示。墙体沉降缝外侧的缝口构造如图8-4所示。墙体防震缝外侧和内侧的缝口构造分别如图8-5、图8-6所示。防震缝两侧的结构布置有双墙方案、双柱方案和一墙一柱方案,如图8-7所示。2.楼地层变形缝楼地层的变形缝内常填塞具有弹性的油膏、沥青麻丝、金属或橡塑类调节片等,上铺与地面材料相同的活动盖板、金属板或橡胶片等。顶棚处的变形缝可用木板、金属板或其他吊顶材料覆盖,但构造上应注意不能影响结构的变形。如果是沉降缝,则应将盖板固定于沉降较大的一侧。3.屋顶变形缝不上人屋顶通常在缝的一侧或两侧加砌矮墙或做混凝土凸缘,高出屋面至少250mm,再按屋面泛水构造要求将防水层沿矮墙上卷,固定于预埋木砖上,缝口用镀锌薄钢板、铝板或混凝土板覆盖。上人屋面因使用要求一般不加砌矮墙,但应做好防水,以避免渗漏。4.基础变形缝沉降缝要求将基础断开,缝两侧一般可为双墙或单墙处理。双墙基础方案一种做法是设双墙双条形基础,另一种做法是设双墙挑梁基础。单墙基础方案也叫挑梁式方案,即一侧墙体正常做条形受压基础,而另一侧也做正常条形受压基础,两基础之间互不影响,用上部结构出挑实现变形缝的要求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