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进美术教案走进美术教案1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线条与图形,对树杆及树叶进行创造性地装饰与表现。2、在活动中初步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活动准备1、范画二幅2、幼儿用纸,彩色水笔,各色水粉。活动过程一、导入情境1、教师: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树木,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有些什么帮助呢?(幼儿讨论回答)2、小结:树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这么美丽舒服,大家都很喜欢树。3、教师:如果将来的树木能变得更漂亮,那该有多好呀!提议:今天我们一起去未来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来的树木会是什么样子的?二、讨论欣赏1、讨论一(1)教师:我看见了一棵大树!(示范画一根竖线)提问:这是棵大树吗?为什么?(树杆太细了,大树树杆粗粗的)(2)教师:我来加加粗,现在这棵大树的树杆可粗啦!树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们大家打招呼。提问:树杆上长着什么呀?树枝比树杆粗一些还是细一些?树枝是怎么样长的?像搭积木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上长。(师边示范边讨论)树枝越往上长就越细,越短了。2、讨论二(1)提问:这棵大树上会长什么样的叶子呢?(幼儿扩散,师选一种添上,画满树枝)。(2)提问:树身上还少了什么?我们给树杆穿件什么花纹的新衣服?(幼儿扩散,师选一种示范)。3、欣赏比较(1)教师:森林里会有多少棵树呢?(许多棵)那我们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来的树。(2)(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许多棵。提问:这些大树穿上了什么花样的新衣服?(幼儿比较,教师归纳形状,排列形式)。(3)他们的树叶变成了什么样?象什么?(幼儿联想)三、联想创作1、.教师:未来森林里的树真漂亮,我们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开心。2、提示(1)未来的森林里大树多还是小树多?(大树多)(2)引导幼儿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几棵不一样的树。(3)在森林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未来的树,赶快找几个朋友一起玩,一个人可能会在森林里迷路的。3、(出示范例2)看,我和我的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引导幼儿添画背景)。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从树缝中钻进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宝石。(水粉添加色彩)四、引导讲评1、今天你在未来森林里找到了几位新朋友?(幼儿数数)2、你们找的真不少,还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一起去看一看朋友们找到的未来树吧!(幼儿绕场走)3、教师引导幼儿看树杆上的花纹,有些什么形状叶子等。五、结束:今天的旅行真开心,我们该和树朋友再见了,希望小朋友们今后学会各种本领,将来真的能把这些未来树种出来,打扮我们的环境。走进美术教案2课题名称:走进美术王玺教材分析: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流成果的能力。三维目标:12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欣赏、讨论教学过程:1.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5.雕塑。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6.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7.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如果发现学生带有艺术设计类的图片,可以提示下一节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的要求。8.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反思:2.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3.4.5.可分为平面、立体、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8.布置课后内容:调查某项艺术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