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第一章.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2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新闻史》第一章.ppt

《中国新闻史》第一章.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章封建帝国与中国古代报纸第一节中国古代传播活动溯源古代洞穴岩画《孙子兵法》: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2、文字时代诏书秦始皇捺印在陶制量器上的一篇诏书:“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络,法度量则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诗经·小雅·出车》有“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章学诚《文史通议》曰:“六经皆史。”在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文献中,很难严格区分哪里是新闻,哪里是历史。以最早的官修史书《春秋》里的“曹刿论战”为例:“十年(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如“郑伯克段于鄢”。王安石诋《春秋》:“断烂朝报”布告:皇帝诏书和各级政府颁布的行政法令,在固定地点悬挂或张贴露布:以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战争军事消息,以帛或木板做载体《封氏闻见录》: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书建诸竿上,谓之露布。盖自汉已来有其名。所以名露布者,谓不封检,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亦谓之露版。题壁第二节中国古代报纸的三种类型(1)邸报发现于我国镇江明代弘治年间出版的《邸报》这份《邸报》,长23cm,宽16cm,16面,属清刊本。这份《邸报》,主要刊登了明代弘治三年进士题名录。分“赐进士及第第一甲”、“赐进士出身第二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共录进士名298。在赐进士及第第一甲进士中,镇江府丹徒县民籍“靳贵”列第三名。关于邸报的起源,迄今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是汉代说,以戈公振先生为代表。二是宋代说,以朱传誉先生为代表。三是唐代说,以方汉奇先生为代表。汉代说宋代说唐代说(2)进奏院状80年代初,方汉奇先生在不列颠图书馆馆藏的敦煌文物里,发现一份编号为S·1165(S即斯坦因)的进奏院状报的实物。它是当时的归义军进奏院于887年发出的。归义军是唐代的诸多藩镇之一,驻守沙洲,即敦煌。正因如此,归义军进奏院的状报也才得以和其他敦煌文物一起封存于莫高窟里,保留至今。方汉奇先生发现的这份归义军进奏院状报,长约1米,宽约30厘米,用毛笔抄写,残存60行,2000余字。内容就一项,即报告归义军节度使派出的人员向朝廷求取旌节的情况。旌节,就是代表行使权力的一种权仗,犹如后世的官方大印。中国最早的报纸?中国最早的报纸?西方报业“三段论”中国报业“三段论”(3)开元杂报(4)宋代邸报(5)明代官报除了自上而下的邸报之外,在明代,还有另外的官报形式,如塘报和告示告示:自上而下、由中央向地方逐级向公众传达信息的官方公报,是邸报的一个补充(6)清代官报2、非法民报——宋代小报3、合法民报(1)明代民间手抄报北京市位于东城区西南部的报房胡同,东起东四南大街,西至王府井大街。传说这里因明代报房而得名。被保存下来的邸报抄本《万历邸钞》一书,因它抄录于邸报,故曰“邸钞”;又因其邸报出于明朝万历年间,故统称为“万历邸钞”。书中邸钞的消息报道始于万历元年正月,止于万历四十五年六月。(万历在位48年)。总共有45.27万余字,邸报的原作者和邸钞的抄录者,此书均未留名。万历邸钞部分内容《天变邸钞》内容《急选报》(一)产生及其原因1、产生于明末,盛行于清2、原因:[1]商品经济的出现[2]西方文明的影响(二)特征1、特征:[1]有专门的出版机构:京城里的报房[2]朝廷官报的翻版:全部稿件来自内阁和科抄。[3]形态完备:有封面、有报头、印刷出版[4]发行量较大(1万份),读者多为官绅、士大夫[5]宗旨:赢利辕门抄广东出版的辕门钞第三节中国古代报纸发展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