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四)(含解析).doc
上传人:秋花****姐姐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四)(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四)(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黑龙江绥化市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文化生活)(四)(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3年10月13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是我们在重阳节时固有的习俗。下列对重阳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解析:A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故应选A;B、C、D都是对传统习俗的正确理解。2.2013年12月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是中华民族对未知月球的传统叫法,以“嫦娥”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B.相对稳定的特点C.特有的包容性D.博大精深的特点解析:A“嫦娥”是传统叫法,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民族性。B不能体现。C、D不是传统文化的特点。3.几千年来形成的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历史根基。这说明()①传统文化与时代同步发展②传统文化能与时代精神相契合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传统文化能推动外交活动发展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B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①错误;“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传统理念,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历史根基,说明传统文化能与时代精神相契合,②正确;传统文化理念在今天仍然延用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③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区分开精华与糟粕,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起积极作用,④错误。故答案选B项。4.2013年2月,在文化部主办的“传统节日文化论坛”上专家们就传统节日空洞化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专家认为,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春节文化是一个典型的教育,祭祖、尊老爱幼,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失去信仰,这个节日就名存实亡。”专家的观点强调了对传统文化中________的继承。()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解析:A春节是传统节日,祭祖等活动属于传统习俗,A项正确。B、C、D三项皆与题意不符。5.诵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只要继承了传统必定能实现发展D.先继承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解析:AC、D说法错误,B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6.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现代理念。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①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解析:A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其作用具有两重性,③观点错误;发展先进文化应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④说法错误。7.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发展方向B.实现我国文化发展就要根本改革现有生产关系C.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思想运动D.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摒弃传统文化的过程解析: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属于政治制度的变革,其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体现A项。B项观点错误,我国现阶段应是改革而不是根本改革;C项与题意不符;D项“摒弃”观点错误。8.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①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②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③钳制着我们的交往和思维方式④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解析:D本题考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对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体现了①④。②夸大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只有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才会钳制着我们的交往和思维方式,③排除。9.[2013·蚌埠质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乐于回归传统节日,重新认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不过,也有一些人只是热衷于过节享受,热衷于传统节日带来的商机,却忽视或歪曲其中的文化含义。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①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③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④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A.①②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