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点一:教学评价(一)基本理念1.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修改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2.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3.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门组织信息技术的等级考试的试点工作。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二)评价的原则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三)评价内容与方式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查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2.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3.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四)评价组织形式1.选用评价方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评价目标,体现针对性和效益性2.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提高评价效率3.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评价的专业技能,加强团队合作考点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果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生学习行为变化要达成要实现的结果,也叫结果性目标。这是三维目标的基础。这个目标是显性的,可测量的。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性目标过程与方法,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指引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确定目标的主体为学生。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会知识和技能、理解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1.以“大纲”要求为准绳,合法实施2.以学生实际为参数,合情处理3.以知识结构为网络,合理系统4.以知识迁移为目的,适时转化(三)教学设计框架(四)任务设计1.封闭型任务与开放型任务(1)封闭型任务封闭型任务是每个学生都应自主完成的任务,它包含的主要是一些学生没有学过的新知识,新旧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这类任务规定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主题、任务要求和相关的资源,一般教师需要针对任务包含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做出比较清楚的分析,以明确重点少走弯路,同时也需要学生在确定的任务主题内做出自己的特色发挥。多采用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有时也可以采用松散的任务分组。学生在完成封闭型任务后能获得解决其他任务的基本的或关键性的知识和技能。(2)开放型任务一般需要由小组学生共同探讨完成,而任务完成的结果通常是一个电子信息作品。任务涉及的主要是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允许学生在一个较大的框架范围内自主选择和设计任务类型和任务主题(大部分教师倾向于先确定任务类型,如制作电子广告,然后允许学生在此框架内自由设计作品主题),可以进一步整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也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进发的催发剂和试验场,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3)两类任务的区别2.任务的设计原则目标化原则、真实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五)教学评价的设计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注定了它不能上成其他学科那样,课堂理解、练习、学习新知、课后巩固;信息技术必须将其他学科在课后进行的巩固放到课堂来做。因此,必须重组信息技术课堂。设计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课堂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过程性评价模式。信息技术教招考试中,教学模块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模块在考核时会有交叉,从2013上半年的考题分析,重在考核作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当前课改热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是作为教师的基本功;而教学评价是当前信息技术课改的热点,这是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其他学科评价部分的考核比例在10%左右,为什么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考核比例如此之大呢?因为当前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尤其是信息技术课上老师要少讲,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那么老师做什么呢?老师通过评价来发挥主导作用,达到引领教学调控课堂的作用。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尤其应该注重教学评价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正是学科的特殊性,使教学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考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1.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1)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修改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