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中要注意这6个微反应.docx
上传人:春波****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面试中要注意这6个微反应.docx

面试中要注意这6个微反应.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面试中要注意这6个微反应“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它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同样,在应聘中,我们的身体也会不由自主的做出一些反应,如何利用好这些反应,规避不必要的错误,将会为我们在应聘中大大加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面试中要注意这6个微反应,大家一起来涨姿势吧!面试中要注意这6个微反应1、与面试官对视不说话的时候,人保持长时间对视的心理动因,只有三种可能:(1)有意顶撞和挑衅;(2)行为习惯不正常,比如不会做人、没有礼貌,又或者桀骜不驯到不在乎结果;(3)非常强烈的兴趣。长时间对视真的不能乱用,因为除了引起敌意之外,还可能引发对于情感的误会。关于眼睛的对视表达强烈的兴趣这一点,还有正规的学术研究通过论文发表出来。曾经有一个有趣的实验证明,年轻男女对视超过8.5秒后可能建立交往意愿。当然,普通人就算刻意想用,也用不出来。大多数人在没有话说的时候,对视不超过一秒就各自闪离避免尴尬,下级对上级尤其如此。2、面试时脊柱的状态脊柱的状态大体可以分为三类:(1)生理弯曲:人在松弛的状态下,脊柱会呈现出其自然的生理特点。(2)运动弯曲:一旦人有恐惧、讨好这两种感受的时候,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明显弯曲。所以,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等贬义词形容的那个状态,就是很好的恐惧+讨好的组合案例。如果想表现的很恭顺,也会把脊柱弯曲一些,同时身体趋前,说明自己很有兴趣。(3)挺直:相反,人在桀骜不驯的时候,在不服气的时候,在表达自己很强势不可侵犯,或者表明自己有自信、有自尊的时候,都会把脊柱尽量挺直。3、膝盖和脚踝的位置双膝和双脚踝同时并拢,是个费力的动作,因为它不符合人体工学结构。这种动作的出现,内心的驱动力是紧张、害怕、谨慎,都属于恐惧类情绪。在当事人自认弱势、生怕被否定又想取得好印象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来。4、腼腆的含义一般人会把腼腆和羞涩,或者可爱质朴联系在一起,基本上是个褒义词。但从学术角度讲,腼腆实际上是一种负面情绪,一般发生在感觉自己不够好或者做错事情之后。当前,有人会用腼腆作为一种社交礼仪,用来表达自己的谦虚和没有心计。同理可得,故做羞涩状,也已经成为把自己塑造成清纯形象的必备利器。可惜的是,表演出来的羞涩和真实的羞涩,差别很大。真正的羞涩,是全身的状态,既包括低头和眼神闪烁,还包括脸上的微微笑意,更包括身体的扭捏与不安,再加上局部血液循环造成的潮红,基本上没法故意表演全套。而且,羞涩和腼腆一样,本质是负面情绪,所以它会缓解得很慢,在全套羞涩之后,仍然不能迅速恢复到自信的状态,仍然不敢看人、不敢多说话,生怕别人不喜欢自己。而表演羞涩的人,是用羞涩作为工具。一旦表演完成,会急于收获表演成果,强势关注他人对自己表演的反应。要小心,如果一个人要表演羞涩,那么比起那些率真的“阅尽千帆”之人,还多了一层不良心计。通常,别人夸奖的时候,如果“感觉自己不够好”,就会腼腆;认为自己“做错事情之后”,如果被别人当面宽容,也会腼腆。腼腆的本质和愧疚感相同。演奏钢琴非常优秀的小孩在面对国际级知名巨星的时候,就会腼腆。这个过程里,没有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就是当事人觉得自己不够好。如果是发生在恋爱男女之间,腼腆就会变为“害羞”,本质也差不多。5、扬起的下巴“扬起下巴”这个动作,尽管非常微小,但在旁人眼里,会强烈流露出骄傲和不羁。这个形态称作“仰视反应”。人在对自己有较强自信,同时又有“对抗”“不服”“取胜”心态的时候,自然会呈现出脊柱挺直、下巴扬起的姿态,有的时候脊柱不挺直,单独出现扬起下巴也有效。所以,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看起来很傲慢,那就要管好你的下巴。6、视觉逃离心里慌张的时候,眼神就会回避,不敢对视。究其原因,是因为怕看到对自己不好的反馈。求职者需懂的6个微反应1.冻结反应这是人在惊讶、不安甚至恐惧时所产生的'微反应。这种情况下本能地减少动作,保持不动。(1)面部惊讶在惊讶时,面部呆滞,眼睛睁大,嘴巴微张,就像我们平常说的被“冻结”的表现。(2)呼吸控制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或者放慢放轻呼吸。(3)手脚约束常见手部动作是双手拉住放在身前或身后,又或者插在裤兜里。脚最常见动作是固定双腿不能乱动的状态,肌肉紧张,不敢轻松随意地叉开双腿站立。2.安慰反应(1)视觉安慰视线转移。当成年人在感受到负面情绪或者压力时,往往会下意识地转移视线,减少目光接触,而看向自己比较熟悉,或者能感到安全的地方。(2)口唇安慰在紧张有压力时,人会大口喝水、吸烟、咬铅笔等等。在潜意识告诉自己:我在吃东西,我很安全。(3)皮肤安慰集中体现在头部、脸部,当大脑感受到压力紧张时,对这两个区域进行安慰动作,效果最快。比如,挠头,抚摸鼻子和嘴可以有效地消除不安。当然还有比较常见的动作是搓手、反复交错手指,以此来隐藏的是焦虑,缓解压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