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说课.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氧气》说课.ppt

《氧气》说课.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氧气》说课氧气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基础。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使学生掌握认识的物质的规律,学会在探究一种物质时从那几方面入手。这也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做了铺垫。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具备认知基础:学生初中生物课就认识了氧气,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经过课题1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心理上和知识背景上都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但是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缺乏系统了解。2、学生已具备的技能基础: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常用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初步学会了药品的取用,但基本的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在本课题中,有较多的实验,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学习仪器的规范操作。三、教法分析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学生实验—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体验实验的过程,积极的思考和分析。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2、互动式教学法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3、质疑释疑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4、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体会化学这门课程的学科思想和寻找学习化学的规律。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五、教学过程2、实验探究1、氧气的物理性质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从哪几个方面出发?我通过展示一瓶事先收集的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颜色、气味、状态是什么?(无色无味的气体)(2)教师提供参考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3)卖鱼的为什么要不断向水中通入氧气?(水中含有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4)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的?(淡蓝色的)让学生通过观看氧气物理性质的动画,从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思考、分析、讨论,由学生代表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密度比空气略大c不易溶于水d氧气加压降温液态氧再加压降温固态氧(无色)(淡蓝色)(淡蓝色雪花状)工业上使用的氧气一般是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2、氧气化学性质1、[实验2-2]:学生演示实验: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2、[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3、[实验2-3]:硫在氧气中燃烧问题与讨论:(1)、硫在空气中和氧气在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与什么有关?(2)、实验时,集气瓶中为什么放少量水?水的作用是什么?(3)、硫燃烧产生有害气体,为了减少或避免空气污染,应如何改进实验?4、[实验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问题与讨论:(1)、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够燃烧,为什么?与什么有关?(2)、铁丝为什么盘成螺旋状?火柴的作用是什么?(3)、集气瓶中为什么放少量水?作用是什么?可用细沙代替吗?最后,通过对木炭、硫磺、铁丝与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的对比分析,找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归纳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六、板书设计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缓慢氧化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