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保温与防火.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聚氨酯保温与防火.doc

聚氨酯保温与防火.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聚氨酯硬泡阻燃标准摘要]:聚氨酯硬泡大很多应用场合都是阻燃要求的,20年来中国相应的材料阻燃标准在不断修订,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对以往研究工作的总结,本文就聚氨酯硬泡在实施《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后应向什么方向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阻燃标准;聚氨酯硬泡;阻燃方向1聚氨酯硬泡20余年执行的相关阻燃标准1.1《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对于PU硬泡B1等级的严格要求近20年来,我国聚氨酯工业发展很快。由于该产品具有非常低的导热系数及透水蒸汽性,质轻、比强度高,加之其与纸、金属、木材、水泥板、砖墙塑料板、沥青毡等具有很强的粘接性,不需另加其它粘合剂等优点,已为众多的工业及民用部门所采用。但是,聚氨酯与其它有机高分子材料一样是一种可燃性较强的聚合物。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密度小,绝热性能好,与外界的暴露面比其它材料大,因此更容易燃烧。随着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广泛运用,其材料的耐燃、防火等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由于不慎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而导致火灾的事件时有发生,给聚氨酯泡沫的应用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国外许多专家甚至认为这个问题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今后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因此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耐燃性、安全性,已成为能否用于建筑材料的重要技术指标。许多国家的建筑立法机构都制定了一系列难燃法规,与此同时又相应的制定了一系列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性能的测试方法。我国从1980年开始制定了4项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即氧指数法、炽热棒法、水平燃烧法、垂直燃烧法,特别是氧指数法是我国适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性试验的第1个国家标准。1984年上海市公安局颁布了《关于生产、销售、使用高分子建筑材料的管理规定》,其中明确指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使用在建筑上,氧指数不得小于26%。相当多的省市部门及公安消防机构参照此规定陆续颁布了各地方和部门的法规。研制氧指数大于26%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也引起了国内相关研究部门的普遍重视。国家科委在“六五”、“七五”期间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氧指数大于26%的指标列为国家攻关课题,并在“七五”攻关成功。这对安全使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减少和消除火灾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生产、使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有关单位和公安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逐渐认识到,其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即使氧指数达到26%或者更高,并非意味着在火中不燃烧。高氧指数可通过提高阻燃剂的含量来达到,而大量阻燃剂的使用却又带来了烟雾大、毒性大的弊端。随着我国聚氨酯泡沫塑料工业的发展,要求全面地了解泡沫塑料的燃烧性能,科学地确定阻燃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真实地反映在实际火灾中材料的燃烧行为,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最初以自熄性和氧指数作为评价材料燃烧难易程度的指标,已远远不够,还必须考虑到着火后,火焰传播扩散速度指标、产生烟雾大小及毒性情况。为此我国颁布了国家标准――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并于1990年开始实施规定的水平燃烧法和垂直燃烧法测定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即用火焰传播性来衡量材料的阻燃性。1997年颁布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于1997年4月1日实施,规定中的氧指数、垂直燃烧法、烟密度3项指标,更为严格的测定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即用着火性、火焰传播性,烟密度3项综合指标衡量材料的阻燃性能。B1等级材料指标:1)氧指数大于32%;2)平均燃烧时间30s,平均燃烧高度小于250mm;3)烟密度等级SDR<75。查阅国外相当于我国B1等级的相关标准及测试方法以及文献报道,均未发现同时把氧指数、火焰传播性、烟密度3项指标作为PU硬泡阻燃级别的产品评定标准。在ASTME-84阻燃一级标准中,只考虑了火焰传播指数及发烟量2项指标,均无氧指数大于32%的指标;在德国DIN4102标准中,B1等级的评定是:只有火焰传播性能;在日本JISA9514的标准及JISA9501法测定中,评定难燃级别也只考虑了火焰传播性;在SATMD2863评定难燃级别中,难燃一级氧指数大于30%,而我国在B1等级中规定的氧指数大于32%,在世界上是最高的。而在即将颁布的国家标准《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及标志》中,除上述3项指标外,还增加了1项烟气毒性指标,即以着火性、火焰传播性、发烟性、烟气毒性4项指标作为泡沫塑料阻燃级别的产品评定标准。故该国家标准将比1997年的《标准》更为苛刻、更为严格。纵观世界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历程,在国外聚氨酯的发展中,始终将其优异性能放在第1位。如硬泡在应用领域,始终将其绝热性放在第1位,而对其防火、安全性的要求比较宽,只要求在一定原则范围之内。在国外对这种易燃的高分子材料,只要遵循下述原则:1)减少对生命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