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县“十二五”主要污染物.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阳东县“十二五”主要污染物.doc

阳东县“十二五”主要污染物.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阳东县“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根据市环保局《关于征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阳环函〔2011〕473号)的要求,到2015年底,我县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0.803万吨、0.106万吨以内,分别比2010年的0.933万吨、0.121万吨减少13.9%(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4.7%)、12.4%(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2.9%),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0.127万吨、0.259万吨以内,分别比2010年的0.128万吨、0.209万吨减少0.1%和增加23.9%。我县污染减排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为确保实现我县“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根据市府办《印发阳江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阳府办〔2011〕38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主要任务(一)严格环保准入,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严格执行广东省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推动重污染行业有序发展。严格实施建设项目总量前置审核制度。建立建设项目与减排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衔接的环评审批机制,实行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对未取得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予受理环评审批;对未达到总量目标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得投入生产和通过环保验收;对未完成减排目标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对造纸、印染、鞣革等重污染行业全县实施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继续推行造纸、电镀、印染、鞣革、危险废物处置等重污染行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定点。严格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评审批。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配套完善固体废物和污水处理设施,无相应治理设施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一律不予审批。(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尽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化工、建材、造纸、纺织印染、农副食品加工、饮料、食品、皮革等重污染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力度。加大工业燃煤锅炉的淘汰力度,1蒸吨/小时以下锅炉鼓励使用电锅炉、生物质锅炉。方案实施之日起,停止安装4蒸吨/小时以下(含4蒸吨/小时)的燃煤、燃油锅炉,力争2015年底前淘汰所有4蒸吨/小时以下(含4蒸吨/小时)和使用8年以上的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燃油锅炉。实施更加严格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提高淘汰标准、扩大淘汰产品和工艺范围,综合运用价格、环保、土地、市场准入制度、安全生产等多种手段加快推进落后产能淘汰。严格执行高能耗产业差别电价政策,促使各地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严格落实淘汰落后产能考核办法,对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暂停对该地区项目的环评、审批、核准和备案;对未按期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要依法关停,有关部门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电力供应单位依法停止供电。(三)提高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推进生活源减排继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13年前,合山、东平两中心镇建成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大力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和重要江河沿线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及处理率。县城区重点推进管网雨污分流比例和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到2015年,全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规划建设城镇再生水利用系统,促进水资源保护工作。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建设,确保全县再生水回用率达到10%。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力度,到2015年,全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处置。强化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强化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完善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做好在线监测装置的日常维护,定期进行检验和校准,确保在线监测监控装置正常使用。强化台帐规范化管理,制定相应的内部运营管理制度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加强污泥的稳定化处理和安全贮存运输,规范污泥利用处置行为,严禁交由无污泥处理许可证的单位处置。(四)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深化工业源减排工业水污染防治水平稳步提高。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加大造纸、印染、农副食品加工、食品、饮料等重点企业工艺技术改造和废水治理力度,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