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提升练习广东茂名市高州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同步训练.docx
上传人:王秋****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滚动提升练习广东茂名市高州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同步训练.docx

滚动提升练习广东茂名市高州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同步训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滚动提升练习广东茂名市高州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同步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风吹草动B.百炼成钢C.披荆斩棘D.滴水成冰2、用下图装置验证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实验现象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中分液漏斗下端不需要插入液面B.对比②④,可验证白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对比①④,可验证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D.若将乙中的水全部倒出,白磷立即燃烧3、燃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煤块磨成煤粉可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B.易燃物和易爆物可以与其它物质混存C.所有物质的燃烧都需要氧气D.水能够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4、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S是一种无毒气体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变化D.参加反应的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85、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B.动植物的呼吸过程中发生缓慢氧化C.过多排放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6、如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红磷的量可多可少B.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持续减小D.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7、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的过程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②表示O2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完全燃烧C.蜡烛中只有碳、氢元素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没有耗尽8、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食物腐败C.湿衣晒干D.纸张燃烧9、下列关于N2+O22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B.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氮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4∶1510、下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21年五一假期中,长沙地铁线网客流强度连续五天位居全国第一,长沙也是中部地区首个登顶地铁客流强度全国第一的城市,实打实地“火”了一把。(1)长沙地铁内环境宜人,人人都文明乘车,禁止携带臭豆腐等有较大气味的物品上车,原因是_____,较大气味可能引起他人不适。(2)为了保证地铁的乘车安全,同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进站,因为这些物质一旦同时满足___、_________两个条件,就会引发火灾甚至爆炸。2、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1)金刚石、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却存在明显差异,原因是________。(2)气体能被压缩是因为________。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原子,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3)“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理念。请你写出一条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4、现有以下物质:(1)洁净的空气(2)液氧(3)冰水混合物(4)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固体(5)干冰。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请用序号填空)5、“化学观念”是从化学视角认识世界。(1)元素关①锗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②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乙,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硫化锗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2)结构决定性质。如图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代表碳原子。①甲、乙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②乙中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的特点,由此推断具有的用途是_______。③丙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3)微粒观。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①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②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________种氧化物。6、氧气瓶是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此时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燃料燃烧需要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的性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