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教案《古诗两首》教案合集15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古诗两首》教案1活动目标在用新诗为乐曲填词中体验成功与快乐。迁移已有的黄梅戏经验学习新旋律,探索用所学七言诗为乐曲填词。在熟练背诵七言诗的基础上,尝试用黄梅戏曲调演唱七言诗,进一步丰富黄梅戏知识。活动准备幼儿已熟练背诵七言诗。(如:《咏柳》、《朝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幼儿听过黄梅戏曲调,对黄梅戏有初步认识。活动过程1.幼儿欣赏黄梅戏选段,熟悉旋律。指导语:“这里有一段音乐,你们听听看。教师放磁带,幼儿初步欣赏曲调。”2.幼儿在教师启发下探讨黄梅戏曲调的特点。指导语:“这段音乐是一段……(黄梅戏)。你们为什么说它是段黄梅戏呢?它和我们听过的黄梅戏有什么柜同的地方?”3.幼儿进一步感知新旋律,哼唱曲调。(1)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共同跟磁带学习旋律。指导语:“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哼哼这段黄梅戏。”(2)幼儿在教师启发下,边哼唱旋律边做动作。指导语:“我们还可以边哼唱边做一些动作。教师注意在切分音的.地方做手腕翻转动作。”4.幼儿完整地欣赏教师演唱乐曲。学习用黄梅戏演唱七言诗。(1)幼儿念一首七言诗,然后欣赏教师用黄梅戏演唱七言诗。注意教师的动作暗示。指导语:“我们除了可以哼唱这段开心的音乐,还可以自己填词来演唱。你们学过很多七言诗,不知道可不可以演唱。我来试试吧,唱哪首诗呢?”(2)幼儿跟随教师演唱。(3)幼儿随教师边做动作边演唱。5.幼儿用新诗为乐曲填词。注意教师的动作暗示。(1)指导语:“我们还学了什么诗是表现高兴的心情的。换首诗来试试。”(2)在教师鼓励启发下幼儿尝试用黄梅戏匹配新的七言诗。幼儿跟随教师在场地中间表演唱2—3遍。6.幼儿模仿教师听音乐做小生的动作。指导语“黄梅戏里的角色有花旦也有小生,花旦的动作就是刚刚老师带你们做的。手指是什么指法?(兰花指)脚下是踏点步。花旦是女的,可是小生不一样,小生表示男的,我们一起再学习小生的动作。小生的脚下是靠步,靠步脚后跟点地,点在左右两侧。手是虎掌,五指伸直虎口张开。”《古诗两首》教案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2、借助注释,读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3、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轻松。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背了很多古诗,我们来玩个古诗对接的游戏,好吗?我说上句,你接下句。看谁举手最快,回答得最好: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和汪伦送我情。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快又好,果然名不虚传啊!同桌玩一玩。二、导入1、刚才我们抢答的是哪两位诗人的诗呀?(李白、孟浩然。)2、李白、孟浩然不只都是唐代的大诗人,他们又是一对好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与他俩有关的一首古诗。大家齐读。3、诗的题目中有三个生字,给你1分钟能记住吗?赶快打开书本100页。记住了吗?来,跟老师一起来写。hè鹤:注意左边稍微写窄一点。mèng孟:上面的“子”比较长。líng陵:左窄右宽,后鼻音。三、读题获信息1、一起来读读:来,随着我的手势再读一遍,注意节奏。你看,注意了节奏,读得好听多了。2、读了几遍课题,你读出了什么信息?3、说得真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李白,在何处/送何人/去何地。一幅多么清晰的送别画面。同学们真会读书,读了几遍诗题,就获取了这么多信息。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四、读准确、读流利1、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读好了?请你读给同桌听听,让他说说你读得怎样。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还有想读的吗?4、其他同学能读好吗?那我们一起来读。五、读诗知画面1、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自身读读诗,边读边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把你想到的画面说给同桌听听。3、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依次出现了哪些画面?(一生自由说。)情况一:(同学说前两行或全部。)1、说得真好。你能把西辞说得更清楚些吗?(生说。)来,看看示意图,你会说得更好。你再来说说。你还想说。孟浩然在西边的黄鹤楼辞别了李白,然后乘着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向东边的扬州驶去。2、你看,画面动起来了。送别是在烟花三月的一天。烟花三月是一幅怎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