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涉江采芙蓉》试讲教案《涉江采芙蓉》试讲教案(精选14篇)《涉江采芙蓉》试讲教案篇1教学目标: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4.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重点:字词过关,读懂诗歌,对诗歌的初步鉴赏。难点:通过品味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教学方法:朗读、品读、比较、探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由回顾“诗歌(古风)发展脉络”导入新课:我在刚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一课中给大家归纳过“诗歌(古风)发展脉络”这一知识点,不知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即《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由于当时只学到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所以只归纳到此。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诗歌(古风)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今天,我们首先学习其中的一篇《涉江采芙蓉》,“窥一斑而见全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大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感悟。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2、教师范读。3、一生朗读,师生评价。4、整体感知: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念亲人(妻子)、思念家乡的情感。1、2句:涉江郊游采摘芙蓉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四、深层鉴赏《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这是“以乐衬哀”的手法。“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五、《古诗十九首》中叠音词的魅力:《涉江采芙蓉》和这首诗都运用了叠音词。“漫浩浩”一词,运用叠音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盈盈”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诗人的神情。同是叠音,表现对象却各不相同,然而又都显得确切不移、自然生动。同时,叠音词的运用,增添了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随韵成趣,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涉江采芙蓉》试讲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掌握诗歌中重要字词的读音及意思,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3.学习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合作演绎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及意境。4.培养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智慧来再现诗歌画面,体味诗歌意境。【教学难点】把握优美深邃的画意、诗情。【教具准备】多媒体音频、PPT。【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是相爱却不能相守,未免让人扼腕叹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秦观发出的一种宽慰,一种无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有“一字千金”之称的《古诗十九首》,看看里面的《涉江采芙蓉》,表达了怎样的相思。(设计意图:用秦观《鹊桥仙》中的词句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导出课题。)活动任务一文学积累1.萧统与《文选》萧统,梁武帝的长子,曾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