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论伦理学简论精品PPT课件.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2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目论伦理学简论精品PPT课件.pptx

目论伦理学简论精品PPT课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的论主要有两种形式:伦理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其区分在于对以下问题的不同回答:伦理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从是推衍出应当”伦理利己主义的类型普遍型伦理利己主义的问题普遍型伦理利己主义的长处功利主义理论特点:“每个人所实施的行为或所遵循的道德规则应该为每一个相关者带来最大的好处(或幸福)。”主要类型: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它把“好”定义为功利,再把“正当”定义为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好”(即功利)的东西,这样一种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就在于它能否最大限度地增加功利。在中国,墨子以功利言善,是早期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宋代的思想家陈亮和叶适主张功利之学,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反对空谈性命的义理之学。穆勒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因而促成幸福是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19世纪末的西季威克提出直觉功利主义。20世纪功利主义遭到普遍反对。行为功利主义行为功利主义行为功利主义对行为功利主义的批评规则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者相信对规则功利主义的批评对规则功利主义的批评对规则功利主义的批评功利主义的问题功利主义的问题2、最大的幸福、快乐、好处究竟是量呢还是也包括质?虽然密尔讲过,“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要比做一只满足的猪好”(强调快乐的精神实质),但是,如何对量和质进行比较,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功利中进行比较?其三,目的论会原谅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恶行,如名人的小偷小摸。其四,行为的结果有时是无法计算的或短期内无法计算,如对自然的掠夺。其五,目的论用外在的、非道德标准来判断行为的内在价值,实际上取消了道德判断的独立性和可能性。其六,容易走向道德相对主义。如,赡养父母作为一种义务因为它自身就具有正当性,不必去问它是否会促进人际的和谐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义务论断言,除了行为结果的好坏之外,这种行为是否正当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是这些因素的特性使行为或准则具有道德性质,它关注的不是行为要达到什么目的,不是一个人为什么要做某件事,他要通过这件事达到什么效果,而是行为的方式、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是他怎样做这件事,他所做的这件事在道德上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谢谢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