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近经典寻找幸福读《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有感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那是因为我们都有追求,我们都想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那时因为我们需要成长,而“读书”就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品。说起来自认为读书不是很多的人,总觉得没有时间或是老虎吃天,总以生活的忙碌敷衍自己,让虚度时光的自己心安又理得,有时让自己浮躁于世却又振振有词,但有时又潜在人生的追逐与梦想中,我又总想该做个怎样的自己。我总觉得自己有太多的缺失,但又不知该如何弥补。当读完这本书,我恍然生活的秘密就在书里,我们读书不是读别人而是读我们自己。陶老师在《读书与教师成长》这部分内容里已将追逐人生幸福的方法告诉了我:读书,读经典的书,让经典的思想如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如母乳让我们的生命强健润泽。在本书第一章节《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有这么一段话:“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向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为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有着一种内在的维系。”看到这段话,我很震惊。说实话,生活的间隙,我也偶会心血来潮,捧书夜读,但总觉得自己读书没有计划,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要选什么。在这本书里陶老师告诉我“取法乎上”,选择要在上层,我们只能得“中”,选择如果在“中”,我们的所得就是“下”。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取法乎“中”、乎“下”,所以你可能读了十几年的书,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长进。所以这是读书选择的问题,我感谢陶老师告诉我让我明白自己读书的定位要高,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让高尚和生活的真实、真理来引领自己的生命成长。读了陶老师的书,更对中国的经典之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那是世界的宝贵财富,人类精神的崇高境界,生活本质的诠释,生命追求的终极目的。孔子,我们2500多年前的先哲,他的思想不但没有经久不衰,在今天却在全世界的范围内熠熠生辉,让全世界的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我们奥运会的迎宾语,我们的享誉全球的海尔企业理念,还有好多国家的教师节以孔子的生日作为对教师的礼赞,孔子已走出国门,孔子的思想在时空的隧道里穿越,留给人类的是永远幸福的智慧。可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我们仿佛已淡化了这些经典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了,我们浮躁了,我浅薄了,我们唯利是图了,我们斤斤计较了,我们自私自利了。不论孔子在2500年前如何语重心长的告诫过你,你都将他的思想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了。所以我们总纠缠于现实的利益,在生活的沼泽里奄奄一息,痛不欲生,求助无门,作茧自缚。陶继新老师告诉我捧起《论语》,找到心灵的安适,走近经典寻找幸福的秘密,让书、好书成为我们人生高大、真实、安适的武器。生命不在于长,而在于是否拥有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有多少钱和多高的地位,而在于你的灵魂是否坦然,安适,是否“内省无忧无惧”。正像我们的孔子一样,他已离开我们几千年了,可他的思想仍活在我们的生命里,所以孔子是不死的孔子,儒家的思想是我们人类永远飞舞的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