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3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doc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教学内容: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教学主题:第一课《科技带给我们什么》第1课时授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第节授课人:总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教学过程: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1)表格展示式科技成果采访对象大家的感受和认识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有了电话有了电视有了洗衣机有了冰箱有了电脑有了空调有了消毒柜(2)图文并茂式。与教材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3)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3.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4、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2教学内容: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教学主题:第一课《科技带给我们什么》第2课时授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第节授课人:总课时:总第2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三:科技是把双刃剑1、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发现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因此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如: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什么问题?4.组织辩论。(1)分小组阅读教材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谈对克隆技术的认识。(2)思考: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3)全班交流5、探讨并交流: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6、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写一篇小论文。学生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具体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3教学内容: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教学主题:第二课《社会文明大家谈》第1课时授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第节授课人:总课时:总第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教学重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教学过程:活动一论谈小事中的文明1、阅读教材的第8、9页.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