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与地面交通衔接换乘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8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 《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与地面交通衔接换乘规划》.doc

·《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与地面交通衔接换乘规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与地面交通衔接换乘规划》项目公示项目概述为了推动城市交通资源整合,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带动轨道站点周边开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特编制《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与地面交通衔接换乘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分析了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各站点周边地面交通设施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相关专项研究成果,提出各站点的功能定位和设施配置要求,对各站点周边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等衔接换乘设施进行详细规划,并提出了轨道站点周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的方法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二、规划范围和时间本次规划范围涵盖轨道一号线经过的4个行政区,重点是以轨道站点为中心300-500米的范围;规划年限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为2014年,为轨道一号线建成投入使用的初期阶段;远期为2036年,为轨道一号线运营较为稳定和成熟的阶段。三、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状一号线沿线的公交首末站共有4个,总面积1.8公顷;公交站点共68个,其中位于中心城区站点周边公交站点明显多于外围,部分站点距离轨道车站较远,超过300米,造成换乘不便;路外公共停车场4个,停车泊位约1300个,,沿线专用出租车上下客点、自行车停车场和人行过街设施建设滞后;将轨道一号线各站点500米范围内的主要公交站点所对应的线路进行汇总分析;其总数量达到128条线路,占到苏州市公交总线网的54%,形成接驳网络的基础,但是存在着总体密度不足,辐射区域不均衡,换乘距离较远等一些问题。四、国内外经验借鉴总结国内外城市的实践轨道换乘枢纽的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需要重点考虑。1.构筑多式联运的体系,缩短各种方式间换乘的时空距离越来越多的轨道交通站点都成为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结点,不光与城市内部的公交、出租等交通方式紧密结合,有的结点还与火车站、汽车站等对外交通方式高效换乘。各种交通资源整合,设施集聚,各种方式间的换乘空间被合理的安排,交通流有序的组织,形成便捷的换乘路径。2.人性化完善的交通指示引导系统轨道交通站点的集散交通体系越来越丰富和复杂,需要完善的交通指示系统来进行良好的引导。包括各种道路指示标志、人行指示标志,还有轨道、公交等一些班次到发信息,给与乘客以全方位的换乘信息。3.综合的联合换乘优惠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换乘优惠措施,使得使用公共交通进行多式联运换乘的乘客能够得到优惠,将政府对于社会公共事业的补助真正让利于广大民众,真正让利于公共交通,进一步引导城市交通结构健康发展,为落实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提供切实保障。4.高标准的地下空间开发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价值较高,国内外许多经典案例都展示了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土地利用的紧密结合,利用轨道站点大量的客流带动周边商业地产等设施的开发,通过站点周边的配套设施丰富乘客的出行活动,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交通与土地利用形成良好的互动。五、站点功能定位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站点分为综合换乘枢纽、大型换乘站点和一般站点三类。其中苏州乐园站、广济南路站、乐桥站、星塘街站4个站点为综合换乘枢纽;木渎站、星海广场站等7个站点为大型换乘站点;汾湖路站、玉山路站等13个站点为一般站点。六、换乘客流量与设施规模预测在轨道一号线各站点近、远期客流量的预测基础上,通过确定各站点的不同方式换乘比例,预测得到不同方式的换乘客流量;参考《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衔接研究》等专项研究中对于各类换乘设施规模的方法,来对各类换乘设施规模进行分析,从而为轨道交通站点换乘设施的规划布局提供科学的、定量的依据,满足轨道一号线沿线各站点的乘客换乘出行需求,提供舒适、便捷、合理的换乘设施。七、站点地面交通换乘设施详细规划1.换乘设施总体布局规划公交场站:11个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规划了公交枢纽站,共占地约7.2公顷;对沿线的61对公交站点进行改造,其中调整的站点为38对,新增的站点为23对。自行车停车设施:24个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均规划了自行车停车场地或停车带,共设置社会自行车泊位23270个,租赁自行车泊位2270个。老城区主要利用较宽的沿街用地和轨道施工拆迁红线范围内尚未利用的用地灵活设置;城市外围地区主要利用一些待开发的项目或者市政设施用地进行集中布置。社会停车场:9个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规划了社会停车场,共设置停车泊位4135个。停车设施主要集中在园区和新区,吸引社会车辆在外围停靠并换乘轨道交通进入中心城区,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出租车上下客点:11个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规划了出租车上下客点,主要的形式为结合商业用地前广场区域设置出租车上下客泊位。2.近期实施方案面向轨道开通初期客流换乘的需要,近期结合沿线道路恢复改造,主要进行公交站点优化和自行车停车区域的设置。对一些位置重要、换乘客流量大、实施条件好的公交和社会停车场站设施同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