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关键词】乳腺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文献综述【Keywords】breastcancer;affectedlimb;functionalexercise;literarurereview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3],我国乳腺癌发病人数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7%~1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根治切除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大,患侧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已有研究证实,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能够最大程度恢复肩关节活动范围[4],减少和避免术后残疾。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做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1乳腺癌患者上肢功能锻炼的意义功能锻炼是运动疗法的一种,通过肌力锻炼、关节活动度锻炼等锻炼方式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和病理产物吸收,从而促进器官功能的恢复。乳腺癌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功能障碍。①功能锻炼可以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患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36%[5]。早期行系统性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淋巴回流的负担,从而减少水肿的发生。国内外研究[6-8]均证实,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功能锻炼能够防止患侧上肢水肿。②功能锻炼可以改善上肢功能障碍,乳腺癌患者施行根治术后切口处易形成疤痕,疤痕是人体修复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形成将会增加皮肤的张力,使患者上肢活动受限。乳腺癌根治术后初期患者腋下的切口并未形成疤痕组织,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会松解、软化瘢痕组织,有利于术后上肢功能的恢复。张俊[9]、吴娟[10]等对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康复情况表明,早期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能够提高患者手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减轻上肢功能障碍。2新型功能锻炼方式传统的功能锻练形式单一、运动量小,病人被动参与锻炼无运动快乐[11],锻炼依从性低[12-14]。目前学者普遍强调综合的、个体化的、集体的康复治疗方式[15]。就目前存在的新型康复锻炼方式阐述如下。2.1与物理工具相结合根据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16],当一个人相信治疗方案,锻炼过程中有目标,则他的锻炼依从性就高。功能锻炼中联合物理工具能够使锻炼效果更直观,增强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吴如容[17]设计的手握弹力球的方法,指导患者根据自身力量大小,尽可能地按压下限弹力球后再尽量张开五指,给患者一种实体可握的感觉,不仅利于患者坚持伸指握拳的动作、增强患者的信心,还可以增加上臂集群收缩时的后负荷,增加锻炼效果。王莉莉[18]等自行研制的手爬墙工具一改传统爬墙锻炼无具体指征摸爬,无章可循的特点,制作爬墙器并标注刻度,在锻炼过程中直观功能恢复情况,增强患者信心,提高锻炼依从性。2.2与新型健康指导相结合信息支持能增强患者功能锻炼的积极性,有助于促进乳腺癌患者康复[19]。廖红春[20]等的多媒体式健康教育和戴雨梅[21]等的情景剧演练式健康教育的应用均反映实施新型健康教育的患者较不实施干预患者的康复知识知晓率高,功能锻炼依从性增强。另外,新型健康教育更注重家庭支持对患者康复的作用。徐白兰[22]对76例不同家庭支持得分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统计调查,其中高家庭支持组的焦虑抑郁值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低家庭支持组。可见,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吴玲[23]等将69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属参与下渐进式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结果显示家属参与的渐进式功能锻炼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康复状况好。新型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家属参与度,使患者得到的家庭支持增多,从而增加其锻炼的依从性。2.3与有氧运动相结合周立芝[24]等编制了一套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舞蹈,他们将康复寓于舞蹈之中,伴随带有音乐节律的舞蹈动作,患者身心放松、不良情绪得到宣泄、患者主动锻炼的意愿增强,促进了上肢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局部功能锻炼结合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僵,从而有利于保持和改善上肢的运动功能,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恢复和改善。2.4与中医相结合临床研究证据表明,中医药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25]。徐秀芝[25]等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2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70例自术后3天开始行袖带式护理联合手法按摩;对照组58例行常规上肢功能锻炼,研究显示应用袖带式护理联合手法按摩治疗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