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学习(xuéxí)目标】闻一多是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许多人都在课堂上读过他那沾着鲜血写成的《最后一次演讲》。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ránér),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七子之歌作者(zuòzhě)介绍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měiɡuó)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红烛(hónɡzhú)》课堂(kètáng)探究,鉴赏文本品读诗歌,理清抒情(shūqíng)脉络问题(wèntí)2: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问题(wèntí)3: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问题4: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línɡhún),也捣破他们的监狱!问题(wèntí)5: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问题6:怎样理解“莫问收获(shōuhuò),但问耕耘。”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xūyào)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理清抒情(shūqíng)脉络本诗的情绪(qíngxù)节奏探究(tànjiū)主旨赏析(shǎnɡxī)表现手法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有的问而不答,有的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的抒情言志,诗人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一颗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shījù)中,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那种献身祖国一切在所不惜的精神而怦然心动。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hónɡzhú)啊”,这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表现手法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引号(yǐnhào)的作用)哦!我知道(zhīdào)了!(叹号如改逗号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参考:用叹号着急的心情表达(biǎodá)得很强烈,改用句号,就失去了强烈的感情色彩。结束语作业1.诵读(sòngdú)这首诗。2.课外阅读闻一多《死水》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