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是你****岺呀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docx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节约用水》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节约用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节约用水》教学设计1主题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水是一种十分有限的重要资源,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和方法。2、培养学生概括推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3、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应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活动准备:地球上水的分布、淡水比例挂图、《水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图解、录像等。活动课时:1课时。具体活动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的特性和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今天在此基础,我们来学习主题活动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2、学习新课:指导学生了解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提问:自然界的水是不干净的,需要经过净化处理才能饮用。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几种?3、引导学生讨论地球上如果缺乏淡水会造成哪些危害。老师讲述: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地球将会怎样?自然界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今天学习《保护水资源》。第一:阅读课本。组织讨论:为什么说水是一种资源。第二:小结——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地球上到处都是水,但绝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的百分之三,而这很少一部分淡水又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变成冰川,南极是全球最大的淡水资源,能直接利用的淡水更少。(这里边讲解边用图表示)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江苏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人为污染严重,如果水资源得不到保护,结果将会怎样?(1)看课本的插图,分组讨论。地球上缺乏淡水,会造成怎样的危害?(2)学生汇报。(3)师生小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少,如果人为污染不加以控制,居民向水中倾倒垃圾,工厂向水中排放有害废水,船只航得泄漏油污,农民使用的农药渗入水中,导致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可饮用水越来越少,人就会像沙漠中的旅行者,因缺水而死亡。动植物需要水,如果动植物饮用和吸收了受到污染的水,人食用了被污染的动植物,也会中毒甚至死亡,世界上曾发生过好几起重大的水污染事件。4、向学生进行环保宣传,使学生了解《水法》。谈话:水污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和水资源,我国政府于1988年专门颁布了《水法》,每个公民、家庭、单位都应自觉遵守。(1)了解《水法》有关法规。①《水法》规定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染水必须经过处理,把有害的物质降低到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程度,才准许排放到自然水域中去。②水域附近不准堆放工业废渣,垃圾、粪便等。(2)了解淮河、太湖污染严重,急需整治。①提问:你知道淮河、太湖水被污染了吗?那里的水怎样了?(通过电视、报纸等报道,知道了有关太湖、淮河水被污染的情况)②讲述:1994年7月,淮河水污染严重,黄绿色水变成了酱油色,河两旁的树木枯死,鱼大量死亡,居民饮水困难;太湖也遭到严重破坏,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布满了半个太湖。太湖、淮河是江苏境内的两个重要自然水域,我国政府已拨专款整治淮河和太湖5、联系实际,进行保护水资源的教育。结合课本下面的插图讨论:他们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你怎样来保护水资源?6、教师总结结束本课。7、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备注:实际教学中,只需要上两课时就行,因为主题一的内容与主题三的内容有不少相似之处。)《节约用水》教学设计2一、指导思想品德与生活课,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参与性、突出教学实效性,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去亲身体验、亲自感受水的重要与水资源的匮乏,从而形成自觉的、持久的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节约水和电是一个老话题,尽管如此,在我国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电的现象。这一主题主要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宝贵,了解我国缺水的现状,学习节水的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止浪费水的行为,在生活中能够向家人、朋友宣传节水知识、节水方法。2、学生情况分析: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因此他们很少能感受到水资源的缺乏,很多学生没有感受过缺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所以很难理解水的宝贵。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结合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和年龄低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我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为主,让学生品尝海水的苦涩、感受淡水的缺乏、体会鱼儿对水的渴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水资源匮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从而让学生懂得节水的重要,激发学生自觉节水的行为。在本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低,对相关水资源的数据还不能理解、没有相应的概念,因此我把数据转换成图片,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