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新版多篇】[引言]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主张。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认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生词,由此引出这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二、请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布置问题:你对孔子有了哪些了解?过渡:看来我们对孔子以及《论语》已经不再陌生了,让我们继续往下阅读,去领略故事中那些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吧。三、学习新知1、布置默读要求。2、学生开始默读,师下课堂指导。过渡:文中的着四个故事是可以独立开的,所以等会儿你对哪个故事有自己的体会,就谈哪个故事。3、故事1:(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齐读这个故事。(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什么?板书:推己及人故事2:(1)谈谈自己的感受。(2)引导学生理解: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不喝“盗泉”的水?描写孔子喝弟子们口渴的语句找出来读读。(3)得出结论:严于律己(板书)(4)读这个故事。故事3:(1)分角色读读这个故事。(2)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句子1“君子在穷困的时候……,小人在穷困的时候……。”的意思。句子2“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呀!”词语“假装”能看出孔子遇事有什么?(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什么?板书:敢于自省(5)齐读这个故事。故事4:(1)你特别欣赏哪个词或句?(2)谈谈自己的感受。(3)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什么?板书:学而不厌四、:课文学习到这儿,我们对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要学会做“仁”者,要爱别人,宽以待人。过去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谈,现在则有“半部《论语》学做人”之说。希望这节课的学习能给同学们以人生的启示,智慧的启迪!五、齐读课文,再次领略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人生哲理。六、课后作业:默读提示:这个故事表达了孔子怎样的主张,注意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语句进行体会,感受最深之处可做简单批注。(一)课后延伸:1、温故而知新——复习本课生字词,摘抄成语。2、学而不厌——找一《论语》中的故事来读一读,想想这个故事给自己带来什么收获。(二)读读《阅读链接》,试着背一背。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赁借“滴水穿石”这一现象,初步感觉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初知道理。2、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懂得“滴水穿石”的启示,并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难点: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懂得“滴水穿石”的启示,并提高表达能力。教法学法:情感教学法,阅读法、以读促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给大家一个机会,当着大家的面推荐一下自己,谈一谈自己的理想。谁来?(板书:理想)学生:我的理想是成为科学家,为人类的文明进步留下浓重的一笔。学生:我的理想是成为医生,为所有的人根除疾病的痛苦。学生:我的理想是成为作家,用我的笔去描绘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老师:同学们的理想真伟大,今天,老师就送给大家一把能打开理想之门的钥匙。它在哪儿呢?就在一个山洞里。(出示图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用掌握的汉字特点自学生字,记忆字形,理解词义。3、老师板书生字、新词,详细讲解。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滴水穿石: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微不足道: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炉火纯青:炼丹炼至炉火呈现纯洁的青色时方可成丹。比喻知识和技艺达到博大精深的地步。坚持不懈:一直坚持不懈怠。半途而废:半路上停下来。比喻工作没做完就停止了。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翻山越岭:翻过重重山岭,形容野外生活或旅途的艰辛。也比喻克服了种种困难。锲而不舍:不停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交流自己读后的初步感受,谈谈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文章通过讲述安徽广德太极洞里的滴水穿石的奇观以及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三人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要想实现美好的理想,就应目标专一,持之以恒。)2、分成几个小组讨论段落划分并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安徽广德太极洞里滴水穿石的奇观。第二段(第2至第4自然段):用正、反例子说明一个道理:如果我们,能像水滴一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成功。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