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7章单层厂房钢结构单层厂房施工示意图横向框架由柱和它所支承的屋架或屋盖横梁组成。是单层厂房钢结构的主要承重体系,承受结构的自重、风、雪荷载和吊车的竖向与横向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递到基础。屋盖结构承担屋盖荷载的结构体系,包括横向框架的横梁、托架、中间屋架、天窗架、檩条等。支撑体系包括屋面支撑和柱间支撑。它与柱、吊车梁、屋面系杆等组成纵向框架,承担纵向水平荷载;把单榀的横向框架连成空间整体结构,从而保证了单层厂房钢结构所必需的刚度和稳定。吊车梁和制动梁(或制动桁架)主要承受吊车竖向及水平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到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上。墙架承受墙体的自重和风荷载。其它如梯子、走道、门窗等。在某些单层厂房钢结构中,由于工艺操作上的要求,还设有工作平台。§7.1.2柱网和温度伸缩缝的布置柱网布置原则:(1)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产品尺寸和生产空间都是决定跨度和柱距的主要因素。柱及其基础的位置应和地上(地下)设备、机械及起重运输设备等相协调。柱网布置尚应考虑未来生产发展和生产工艺的可能变动。(2)应满足结构的要求。柱子应布置在同一横向轴线上,以便与屋架或横梁组成横向框架,提供尽可能大的横向刚度。柱子纵向也宜在同一轴线上。(3)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柱距直接影响用钢量,经济的柱距可通过方案比较确定。例如,在柱子较高、跨度较大而吊车起重量又较小的车间中,采用大柱距可能是经济合理的。为了降低工作量、实现标准化,应满足模数的规定:跨度小于或等于18m时,应以3m为模数,即9m、12m、15m、18m;当厂房跨度大于18m时,则以6m为模数,即24m、30m、36m。柱距一般采用6m较为经济,当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局部抽柱,即柱距做成12m;对某些有扩大柱距要求的单层厂房钢结构也可采用9m及12m柱距。温度伸缩缝——温度将引起结构变形、产生温度应力。厂房平面尺寸较大时,为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应在厂房钢结构的横向和纵向设置温度伸缩缝。解决纵向区段过长——采用横向设置的温度伸缩缝;解决横向区段过长——采用纵向设置的温度伸缩缝;当温度区段长度不超过下表数值时,可不计算温度应力。有伸缩缝时柱网布置的方式:①使温度伸缩缝的中线和定位轴线重合;②采用插入距的方式(用于设备布置条件不允许时)。③柱网不变,采用单柱温度伸缩缝,即纵向构件(如托架、吊车梁等)使用滑动支座,自由伸缩。构造复杂,应用较少。插入距式伸缩缝的间距:其轴线间距一般可采用1m,对于重型厂房由于柱的截面较大,可能要放大到1.5m或2m,有时甚至到3m,方能满足温度伸缩缝的构造要求。可将缝两旁的柱放在同一基础上,伸缩缝间距较大时也可以采用双基础。§7.2.1横向框架主要尺寸和计算简图计算模型详细说明示意图主要尺寸框架由柱脚底面到横梁下弦底部的距离:吊车梁的高度、轨道高度和横梁高度:吊车梁的高度可按(1/5~1/12)L选用,L为吊车梁的跨度;吊车轨道高度可根据吊车起重量决定;框架横梁一般采用梯形或人字形屋架,其形式和尺寸参见本章相关内容。纵向框架柱间支撑的作用和布置柱间支撑的位置为了减小温度应力,下层支撑宜设在温度区段中部。只有当厂房纵向很短、且很高时,下层支撑设在两端才不会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又能使纵向刚度提高很多。当温度区段小于90m时,在它的中央设置一道下层支撑;如果温度区段长度超过90m,则在它的1/3点处各设一道支撑,以免传力路程太长。上层柱间支撑为两层,第一层在梯形屋架端部高度范围内属于屋盖垂直支撑。第二层在屋架下弦至吊车梁上翼缘范围内。上层柱间支撑的位置:为了传递风力,上层支撑需要布置在温度区段端部,由于单层厂房钢结构柱在吊车梁以上部分的刚度小,不会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在有下层支撑处也应设置上层支撑。柱间支撑与柱的连接位置:在柱的内外两侧应该成对布置。只有在柱截面高度不大的情况下才可沿柱中心设置一道。柱间支撑的形式柱间支撑的连接与构造钢屋盖结构的形式、组成及布置无檩屋盖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直接作用于钢屋架之上,屋架的间距应与屋面板的长度配合一致,通常为6m。屋面板上采用卷材防水,适用于较小屋面坡度(1:8~1:12),因此常采用梯形屋架做为主要承重构件。无檩体系屋盖屋面构件种类少,构造、安装方便,施工快,且屋盖刚度大,整体性能好;但屋面自重大,钢屋架的用钢量大,对抗震也不利。有檩屋盖结构体系一般采用轻型屋面材料:压型钢板、压型铝合金板、石棉瓦、瓦楞铁皮等。屋架间距通常为6m;当大于12m时,采用托架支承中间屋架。一般屋面坡度较陡(1:2~1:3),以便排水,常采用三角形屋架或变截面工字钢梁。有檩体系屋盖屋面材料种类较多,但屋面布置较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