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言句子大会餐第一篇:文言句子大会餐文言句子大会餐1.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它邑唯命。——制,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死在那里。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2.都城过百雉(zhì),国之害也。——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的高度,就会对国家产生危害。3.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先王制定的制度,大的都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都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最小的都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4.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现在您把京地给共叔段,这是不符合制度的,您这样做就违背了先王制定的制度,您将受不了。5.姜氏欲之,焉辟害?——是姜氏要这么做,怎能躲开这种祸害?6.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姜氏有什么可以满足的!不如早一点给共叔段安排一个便于控制的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发展壮大。7.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做多了不道义的事情,一定会自取灭亡,您就暂且等着瞧吧。8.敢问何谓也?——请问您说的是什么意思?9.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您担心什么呢!如果挖一个地洞到黄泉,再挖一条地道在那里跟姜氏见面,有谁会说不是这样(不是跟先前所发的誓言相合)呢?10.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一个采蚕的小妾刚好隐藏在桑树上,听到了这个秘密,回去之后就把它告诉了姜氏。11.行也,怀与安,实败名!——你还是走吧,贪图享乐,安于现状,是足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名声的。12.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秦穆公送给重耳五名女子,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也在其中。13.民不堪命矣!——老百姓忍受不了您暴虐的政令了。1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塞老百姓的嘴巴,比堵塞河道还要严重。甚:严重。15.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如果堵塞他们的嘴巴,能有什么帮助呢?其:那;与:帮助。16.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百姓口头发表言论,国家治乱就从这里显现出来。善败:治乱;是:此;兴:显现。17.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如果要治理好国家的话,那就不是我的能力了;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治理好国家的人,那么应该就是管夷吾吧。其:表示期许,应该。18.治国家不失其柄。——治理国家不失去治国的准则。柄:根本,指治国的准则。19.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管子,是治理天下的人才,他在哪个国家那个国家就一定会称霸天下。得志:称霸。20.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只是叶子相像罢了,它们果实的味道并不相同。2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百姓擅长偷窃吗?恐怕是楚国的水土使得百姓擅长偷窃吧?2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准备对颛臾采取行动。23.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责备你吧?与:同“欤”,吧。2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它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为:呢。2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施展相应的才能担任相应的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去担任职务。就:居,充任。2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有品德的人讨厌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诳言来搪塞的态度。疾:憎恨。27.既来之,则安之。——把他们招徕之后,就要想方设法使他们安居下来。来:使……来;安:使……安。2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这样看来,有时候明明可以活下去却不选择活;这样看来,有时候明明可以回避死亡却不选择回避。2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难道是为了漂亮的房子,为了供养老婆,为了认识的那些走投无路又没钱的朋友感激自己吗?得:同“德”,以……为德,感激。欤:吗。30.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我因此知道天底下的君子们,在区别“义”与“不义”上是多么的混乱啊。31.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我看到那个地方很难处理,就小心戒备,眼睛盯住那个地方,动作也因此而缓慢下来。32.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刀子从来未曾经过筋肉结节的地方。注:这是个宾语前置句。3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显得好宽松,刀子在里面运行起来一定有很大的余地。古文译句1.奈并累若属何——一并连累了你们,怎么办呢?2.君无乃为不好士乎——国君恐怕是不喜欢士吧?3.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求学问道毫不倦怠,是用来修养自己的。4.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之所以崇尚虚无,是为了能够顺应变化而又合乎时宜。5.俱灭,无为也——一块去死,没有意义啊。6.事未会,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于郑——举事的时机还没成熟,正碰上太子因为个人私事打算杀掉一个跟随他的仆人,这个仆人知道太子的计划,就把它告诉了郑国。7.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借债的人听说了此事都很惭愧,争相前往偿还债务。8.樊君素善,且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