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总结(重点)超详细.pdf
上传人:鹏飞****可爱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总结(重点)超详细.pd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总结(重点)超详细.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小明乘船在湖上游玩,船行驶在平静的湖面上,他看到相邻的乘客静止不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他们乘坐的小船B.湖水面C.湖岸D.湖中的小岛答案:A解析:乘船游玩的乘客相对湖水面、湖岸、湖中小岛都有位置变化,而相对乘坐的小船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以乘坐的小船为参照物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世界上有很多古老文明会利用人的身体丈量世界。如用人的手臂长度、脚的长度等定义长度单位。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称为“一拃”,如图所示。则“一拃”的长度大约是()A.20mmB.20cmC.20mD.20km答案:B解析:张开的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约20c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1故选B。3、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18.125cmB.18.1cmC.18.13cmD.18.12cm答案:C解析:该物体的长度应为18.12cm+18.13cm+18.11cm+18.14cm퐿==18.125cm≈18.13cm4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9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3m/sB.7.2m/sC.7.5m/sD.7.4m/s答案:B解析:设全程的路程为2s,则半程为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푠2푠푣==푠푠=7.2m/s푡总+6m/s9m/s故选B。5、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遣兴》中写道:“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日去”。词人认为松树动起来要来搀扶喝醉的自己,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辛弃疾C.松树D.周围其他树木2答案:B解析:作者醉酒之中,以自己为参照物,松树好像是运动的,要过来扶自己。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作者辛弃疾自己。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6、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A.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A错误;B.应该用三角板的直角边靠在刻度尺上,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B错误;C.因为是圆形的硬币,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硬币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硬币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硬币的直径.故C正确;D.无法测出圆柱体的直径,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D错误.7、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如果认为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所坐的座椅B.铁路边的树C.远处的房屋D.身边走过的人答案:A解析:3A.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红与她所坐的座椅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小红相对于椅子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红与铁路边的树的相对位置有发生改变,因此小红相对于铁路边的树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红与远处的房屋的相对位置有发生改变,因此小红相对于远处的房屋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红与身边走过的人的相对位置有发生改变,因此小红相对于身边走过的人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经过6秒,甲车在乙车前面1.2米处D.通过4.8米的路程,甲车比乙车多用时4秒答案:D解析:AB.由图可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4푠甲4.8mv甲===0.4m/s푡甲12s푠乙3.6mv乙===0.6m/s푡乙6sv甲<v乙故AB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经过6s,甲车路程是2.4m,乙车路程是3.6m,因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车在甲车前面3.6m-2.4m=1.2m处,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通过4.8m的路程,甲车用的时间是1.2s,乙车用的时间′푠4.8m푡乙===8s푣乙0.6m/s则甲比乙多用时间12s-8s=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