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书画的收藏、鉴定、赏析,犹似三棱镜的三个面,各具光辉,但须三位一体,方能放出虹彩。按收藏、鉴定、赏析三者的难易,又可说是三个层次,只有三者齐备,方可称为一个真正的书画收藏家。诚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说:“自古蓄聚宝玩之家,固亦多矣。则有收藏而未能鉴识,鉴识而不喜阅玩者,此皆好事者之病也。”明末有个张泰阶,收藏了许多从晋、唐、宋、元到明朝的名家书画,还写了一本《宝绘录》。但据吴修《青霞馆论画绝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张泰阶所藏书画,全是赝品,是个只收不鉴的典型。明末项元汴,收藏书画极丰且精,但无著述传世,是个能收,能鉴而不能赏析的代表。http://www.artx.cn/我对书画的收藏、鉴定、赏析,仅属业余爱好,历时50余年,耳濡目染,日就月将,且自离休以来,孜孜于斯,爱敢不自量力,略予铨次,叙述于后。收藏艺术中国http://www.artx.cn/书画,是历代书画家惨淡经营、呕心沥血的产物。天灾人祸,只会损毁,不能再生产。幸而存世者,吉光片羽,能不珍贵!书画收藏家,节衣缩食,辛勤搜罗,既花财力,更费精力,时加阅玩,尽心呵护,命名书画得以传世者,厥功伟矣战!初搞书画收藏的人,往往流于“揣骨听声”。“揣骨听声”,原是相求的一种,摸人骨骼,听人声音,以定休咎。宋沈括《梦溪笔谈》云:“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为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知道一些古今著名书画家的姓名,遇到他们的作品,就买下来。自从书画有经济价值开始,便有作伪的人。明文震亨《长物志》云:“今人见无名人画,辄以形似填写名款,觅高价。如见牛必戴嵩,见马必韩干之类,殊为可笑。”http://www.artx.cn/戴嵩、韩干,均唐朝画家,以画牛、画马著名。到了宋朝,署名戴、韩的画,已大都是假的了。米芾的朋友刘泾,从别人处交换到戴牛、韩马,十分高兴。米芾讥道:“以为有韩马、戴牛,但少杜荀鹤、章得象耳!”杜荀鹤,晚唐进士,著名诗人;章得象,宋咸平进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两人都不会画画,只是姓名里有“鹤”“象”而已。宋朝谚语:“牛即戴嵩,马即韩干,鹤即杜荀,象印章得。”是对徒慕虚名、不辨真假者的讽刺。历代收藏书画最多的当然是帝王。宋徽宗赵佶,擅长书画,也喜欢收藏书画。据《宣和书谱》载,内府收藏历代书家197人的精品1344件。分诸帝书、篆、隶、正、行、草、八分七类著录;《宣和画谱》载,内府收藏历代画家231人的精品6396件,分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门著录。皇宫里的好翟谔嗔耍嗟镁挂怨醯幕蹦ú肌T矗紊褡谙不豆醯幕铖烟<涛坏恼茏诓幌补奶呕2鹣碌墓槿搿巴瞬目狻保榜压と四萌サ蹦ú迹坏嗣婪⑾趾螅蚯攵ァF渥拥舜唬瞧涫掠凇痘獭贰!〕说弁酰ǔ肌D纤渭炙频馈⒘畛抡瘛⑻酚瘛⒄杂霒沟裙闶掌嫱嬲浔Α2厥榛#嘀燎Ь怼;使饰铮蚯氲弥愀睹ㄖ屑āC鞒厢裕患也保俜角宀幔心獭⒎ㄌ?85件,古今名画3201件。清代周石林据以整理为《天水冰山录》。“天水”为严姓郡望,“冰山”遇日即融。比喻严嵩显赫一时,顷刻“销融”。除了帝王、权臣,就是民间收藏家。他们大多自己懂得书画,自具法眼。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余自弱年,鸠集遗失,鉴玩装理,昼夜精勤。每获一卷,遇一幅,必孜孜茸缀,竟日宝玩。可致者,必货弊衣、减粝食。妻子童仆,切切嗤笑。或曰:终日为无益之事,竟何补哉!既而叹曰: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是以爱好愈笃,近于成癖。”据《国朝画征录》,清“四王”之首的王时敏,“家本富于收藏,及遇名迹,不惜多金购之。如李营丘《山阴泛雪图》,费至二十镒。每得一秘轴,闭阁沉思,拊掌跳跃,不自知其酣狂也。”书画收藏家近乎痴迷的拼搏,仍难挽回书画与时俱损的厄运。例如,明张应元《清秘藏》记述了隆庆四年(1570年)三月,吴中(苏州)四大姓的一次“清玩会”。四大姓各出奇珍异宝,其中书画有:王羲之《此事贴》、颜真卿《裴将军诗》、顾恺之《女史箴图》、郭忠恕《明皇避署宫殿图》。时至今日,不要说“吴中”,恐海峡两岸合办“清玩会”,也难以达到这一水平。隆庆“清玩会”是400多年前的事了,现在说一件60多年前的事。1939年4月,上海为了筹募医药救济经费,在南京路大新公司举办了一次书画家珍品展览。参加展出的收藏家有张珩、吴湖帆、徐啸波、庞虚斋等。展出书画计唐人1件、五代人3件,宋人12件、元人23件、明人129件、清人166件。时至今日,这些藏品可能多已流失、损毁,能遗留大陆的也已不多了。痛惜书画精品的流失,国画大师张大千、徐悲鸿都曾以巨资率先收藏过。黄宾虹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