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刚经》为什么那么神奇金刚经为什么那么神奇2021-10-2123:00:01小编:admin藏传佛教有位著名的文学家叫炯尼夏智,大概是13世纪的人,他说佛经中的恒河沙有两种解释方法,一是恒河岸边的沙子,一是泛指大海边的沙子。不管怎么说,以遍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作布施,功德是无法想象的。不要说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纵然以低劣的财物进行布施,也有很大功德。宝鬘论中说:“施乞微劣物,后世获百倍。”给乞丐一点微不足道的财物,后世也能获得百倍的功德。所以,只要相信佛语的人,都知道财布施的功德不可思议。但与持诵金刚经的法布施相比,财布施的功德就不值一提了,佛经中处处都讲了这个道理。因为法布施涉及的是智慧度,它是遣除众生无明黑暗的根本因,而财布施只能让众生得到暂时的满足,即生中吃得饱、穿得暖,无法断掉生生世世的无明。然而,现在的世间人非常颠倒,对财布施相当重视,对法布施却不屑一顾。世亲论师把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归纳为四方面:一、获得广大福德;二、能行难做之事(将三千大千世界遍满七宝作布施,凡夫根本办不到,而念一遍金刚经,凡夫能够做得到,且福德超胜于彼。);三、诸天恭敬;四、等同佛身。后两个功德明天再讲,先宣说前两个功德。持诵金刚经有广大福德,这是不可思议的缘起力所致。什么缘起力呢?因为这是佛陀的教言,若能依教奉行,做小小的善事也会得到极大的利益。地藏经中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滴,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佛陀种性经中也说:“于导师佛陀,虽做微小事,转种种善趣,后获菩提果。”念金刚经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但所得的功德无法衡量,大家应对此坚信不疑,这确实是佛的金刚语。唐朝有个人生平念诵金刚经,后来得了麻风病,无人敢去照顾,家人不得不把他送到寂静的山里,任其自生自灭。他在那里坐以待毙,看着身体一块一块糜烂,内心特别痛苦。有一天,森林里来只老虎,他特别害怕,忽然想起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便闭起眼睛一直念。老虎走到他跟前,用舌头舔他的伤口,他更加害怕,颤抖不已。过了一会儿,老虎走了,他睁眼一看,伤口完全痊愈了。还有,明朝有个人叫广彻,他持诵金刚经而获得了王位。因此,金刚经的功德不可小觑,即使只念四句偈,也能遣除无量痛苦、获得无量福德。佛陀的金刚语无有欺惑,它并不是一种传说,我们若能一心持诵,最终必可获得菩提果位。受持、念诵、撰写金刚经有什么功德呢?“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佛告诉须菩提:“无论是谁,若能随时随地宣讲这部经,就算只有四句偈,此处也是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的供养境,他们会像对佛塔寺庙一样恭敬。何况有人全部读诵受持金刚经,功德之大就更不用说了。须菩提,此人能成就最无上的稀有之法。”此处的字面意思比较简单,稍有智慧的人都会懂,但若没有对内容进一步分析,不太精通经论的人经常会生一些怀疑:“为什么有金刚经的地方,就如同有佛住世?”“念诵之人为何同佛塔寺庙一样值得恭敬?”因此,依靠佛经论典的教证分析很有必要,倘若真正明白了这一点,这就是闻思金刚经的收获。这里,佛陀给须菩提讲了此经的殊胜功德。什么样的功德呢?按照鸠摩罗什的本意和汉地许多法师的解释,无论何时何地,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凡是宣说这部经典,乃至四句偈以上,其所在之处是一切天龙夜叉供养的对境,犹如佛塔。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个人宣讲金刚经,他所在的地方是供养境,或者他这个人是供养境,众生应视之为佛塔般恭敬。此处的“随说是经”,意思只能理解为宣讲,而无法包括念诵,给人的感觉是,念诵金刚经的人好像没有这种功德。但在藏文当中,就有“念诵”这个字眼,即无论是自己念诵,还是为别人宣说,只要是四句偈以上,该处已成了真正的佛塔寺庙,诸天人理应恭敬。所以,我觉得藏文的意思比较广一点。为什么会有如此功德呢?一、金刚经诠释的是般若空性,它是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出生处。二、释迦牟尼佛在耳饰经中说:“末法五百世,我现文字相,观想彼为吾,尔时当恭敬。”末法时代佛陀以文字的形象应世,既然如此,金刚经肯定是释迦牟尼佛,如果对其恭敬,必定会获得加持。三、持诵金刚经的人与佛身无别,大乘密严经中说:“谁能持诵或携带此经,五无间罪也能净除,此人实乃真正之佛塔。”四、持诵般若经的人,是佛所派来的使者,在做如来的事业,如妙法莲华经云:“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因此,噶当派的一位尊者曾说:“一个人的家里若有般若经、佛塔、佛像,这就成了真正的佛堂。”有金刚经之处,诸天护法也会竭力护持。唐朝末年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