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刚经那么受欢迎.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为什么金刚经那么受欢迎.docx

为什么金刚经那么受欢迎.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为什么金刚经那么受欢迎为什么金刚经那么受欢迎2021-03-0906:00:02小编:admin佛教传入中国已1700多年了,当佛教在它的发源地印度衰落的时候,在中华大地上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自东汉以后的帝王,很多就非常崇奉佛教,甚至将其定为国教。和儒、道一起,佛教在中华文化史上打上深深烙印。千百年来,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和日常生活,无不潜移默化地受到佛法的影响。佛教智慧已成为中华智慧宝库中天然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提起儒家想到论语,提起道家想起老子一样,提起佛家,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金刚经。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包含了大乘佛法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经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千百年来,从僧众到俗众,从皇室贵族到平常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在分析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感应,因金刚经而开悟成道。最典型的,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因听闻金刚经而顿悟成道。金刚经的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又包含了一切宗教性。经文句句乃宝中之宝,妙意尽藏。句句说理说修,句句都可贯通全经,随拈一句体悟,皆可由此悟道。一般人喜其哲理丰富,禅修者视其为修心的指针、开悟的钥匙。佛教般若思想典籍的汇编就是大般若经,共600卷,包括十六部经典,称十六会。学术界和佛教界都共同认为,十六会600卷之多的大般若经之核心,即是第九会金刚般若,也就是金刚经。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不读金刚经。因为金刚经会赋予你一柄无坚不摧的智慧利剑,启发你彻悟世事人生的真谛和实相!金刚经虽然出自古印度,但它的中文译本在中国却影响极为巨大,从古到今,从佛教界到世俗社会,从皇室到寻常百姓家,都非常推崇这部人类最伟大的智慧经典。一、历代注疏金刚经金刚经传入中国后,深受佛界欢迎,历代研习不衰,流通甚盛。各类注、释、论、颂、疏、记、解、述多不胜举。除了早期鸠摩罗什、僧肇等人的注释外,后来较为著名的有隋代智顗的金刚般若经疏,吉藏的金刚般若经义疏,唐代智俨的金刚般若经略疏,窥基的金刚般若论会释、金刚般若经赞述,义净的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宗密的金刚经疏论纂要、慧能的金刚经解意(亦名金刚经六祖口诀)。据慧能说,唐初时已有800余家注疏。宋代又出现了数十家注疏,著名的有子璿金刚经纂要刊定记,柏庭善月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会解等。明清又有50余家注,著名的有宗泐、如玘同注的金刚经注解、元贤的金刚经略疏、智旭的金刚经破空论、金刚经观心释,德清的金刚经决疑、曾凤仪的金刚经宗通、清代通理的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等。近现代以来,最少又出现了20多家注释,其中著名的有印光法师的金刚经分析、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王恩洋居士的金刚经释论、太虚法师的金刚经讲录、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释、圆英法师的金刚经讲义等。总之,在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中,各代所出金刚经注释总数近千家,成为所有佛经注释之冠。二、各宗奉习金刚经金刚经在中国的盛行不仅表现在历代高僧的竞相翻译注释上,而且表现在各大宗派的普遍尊奉习诵上。三论宗专弘般若学,故而特别推崇金刚经。该宗创始人隋代吉藏曾称扬此经曰:“非云非雨德润四生,非日非月照明三界。统万行若沧海之纳众流,荡纷异若冬霜之凋百草。”吉藏的三论学说体系与金刚经的般若思想有明显的理论渊源关系。他所著的金刚经义疏六卷为诸多注释中最详明恳切的一种。天台宗重金刚经在于该宗的义理多以般若为基础。天台创始人隋代智顗著有金刚经疏,文虽简略,但天台与金刚经之瓜葛于中昭然若揭。明代天台宗僧人智旭曾撰金刚经破空论、金刚经观心释,直接以天台宗义解释金刚经。华严宗也非常重视金刚经。华严二祖智俨在所著金刚经略疏中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盖是实智之美称,真德之通号。宗本冲寂,神疑湛一,独曜幽原,圆明等觉。含晖至郎而泯于分别;冥津玄旷而隐于缘数。斯乃真可谓众生之本际,涅槃之圆旨,因缘之实性,法界之说府。”华严五祖宗密从诸多金刚经注释中“撮掇精英,黜逐浮伪”,著成金刚经疏论纂要3卷。另外,属华严一系的还有宋代的子璿、明代的德清、清代的通理等人的金刚经释义著作。金刚经是一部空宗经典,但属于有宗的法相宗也很推崇金刚经。法相宗创始人之一的窥基著有金刚经赞述4卷,金刚般若论会释3卷。此作直接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学者无著、世亲的金刚经论释,并对其作进一步的合解、融通和发挥。在法相宗内,还有唐释知恩撰的金刚般若经义记2卷,唐释昙旷撰的金刚般若经旨赞等。在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与金刚经关系最密切的还要算禅宗。禅宗自北魏时代南印高僧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开创,中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至唐初的四祖道信一直奉楞伽经为印证。四祖道信时已开始参以般若法门。至五祖弘忍则直接以金刚经为心印。他在黄梅双峰山东的冯墓山传法40多年,聚徒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