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陈情表》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曦晨****22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文《陈情表》教学案例.docx

古文《陈情表》教学案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文《陈情表》教学案例古文《陈情表》教学案例【课例背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学生埋首在象牙塔中,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不够,对传统文化的积淀不熟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忧虑。而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而言,从学生的作文中,最能看出学生的文化素养。环顾四周,高一学生分不清司马光与司马迁;高二的学生让韩愈去跟王安石做政敌;高三的学生作文时除了李白杜甫苏轼之外再也举不出其他的例子……这都不是个别现象。当学生不以不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而惭愧,而以说不上几个红透半边天的韩国歌手的名字为羞耻时,我们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又岂能熟视无睹、坐视不管呢?众多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的无人问津,诚信、谦恭、孝顺等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渐渐被人们抛弃,“美丽的汉语”正在学生的口中、笔下变得越来越苍白乏味,诸如此类现象,无不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该做些什么?恰巧本学期的课文中选录了李密的《陈情表》,我于是抓住这个机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展开了对于古代“孝道”的讨论。授课时间:2007年3月授课地点:101多媒体教室授课班级:高二(9)班课型:组内公开课〖教学过程〗一、导语师:苏轼曾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我们在初中学习了以忠情感人的《出师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篇以孝情动人的文章——《陈情表》。二、知识回顾师:在上课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昨天学过的课文内容,检测一下课文中字词的掌握情况。(指名学生解释屏幕显示的划线词语,对个别难理解的词语,联系语境启发提示)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期功强近茕茕孑立除臣洗马猥以微贱责臣逋慢刘病日笃犹蒙矜育宠命优渥日薄西山更相为命臣之辛苦生当陨首三、由课文标题展开思考师:李密他这是在向谁陈情?为什么要陈情?生1:向当时的皇帝。皇帝想让他出来做官,可是他祖母有病要他照顾。生2:他不想做官,就写这篇文章来推辞。师:“他祖母有病要他照顾”是理由,但是,李密真的“不想做官”吗?我们读过课文,他以前做过官没有?那时他祖母就没有年老体弱,宿疾缠身吗?生1:做过官,我查过资料,他以前是蜀汉政权的外交人才,很受重用,他对刘禅的看法很好,想辅佐他成就一番事业。生2:课文中提到一句“夙婴疾病”,可以想象老人的身体总是不会太好的。师:看来,李密不是不想做官,而是——生:暂时不能去做官。师: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晋武帝为人又阴险多疑。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师:下面,我们看看李密“陈”的什么“情”?生1:他陈的是当时他的真实情况:幼年多病,父死母嫁,祖母抚养他。生2:而且祖母现在病得很重,离不开他。师:这个理由大家觉得充分吗?生:充分啊,事业晚一点再追求也可以,但人死了就不能复生了,你不是跟我们说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吗?师:说得很好,不过我们也要记住古代封建社会的另一条“真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果李密眼里只有自己和祖母,因为这个理由就不去就职,晋武帝不发火吗?他还应该陈述哪些方面的情,让晋武帝不发火又不怀疑他,同意他的请求呢?生:对朝廷忠心,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师:说得好!李密不仅陈孝情,还必须陈忠情,只有这样,才能够打动皇帝。下面,我们看李密是如何“陈”“情”的。四、课文内容梳理1、学生朗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2、教师质疑,要求学生用文中相关内容回答,变相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师:生:(1)祖母年龄多大?生活能否自理?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夙婴疾病,常在床蓐(2)祖母由孙子侍奉,父亲何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儿媳何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4)可有伯伯叔叔?既无叔伯(5)有无兄弟姐妹?终鲜兄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6)其他亲戚能否帮忙?外无期功强近之亲(7)家中有无能干的仆人?内无应门五尺之僮(8)既然李密自幼无父无母,那他如何长大?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9)祖母抚养他容易否?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师:这是一个很悲惨的故事,但作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