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操作工艺指导书.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折弯机操作工艺指导书.docx

折弯机操作工艺指导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修订日期修订类别版次抽换页总页数修订内容简要修订者增加删除异动废止2008/8/20√A4新制订此份规范王国华2012/3/12√B4修改此份规范张庆锋1.目的:本指导书规定不同材料、不同厚度与相对应的上、下模具的关系,折弯范围与规格以及正确的作业规范和工作中的注意事项。2.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金属类板材的折弯。3.相关权责:工艺部:负责制订/变更各制程工艺规范3.2生产部:负责依据工艺规范执行相关操作3.3品管部:负责监督工艺规范的执行状况4.名词定义:4.1折弯:利用模具对板材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它弯成一定形状或角度的加工方法。5.作业流程:无6.作业说明:设备普通折弯机WE67Y-100/4000数控折弯机PBB110—3100滑块公称压力:100吨滑块公称压力:110吨可折弯最大长度:4000mm,两台拼可折8000mm可折弯最大长度:3100mm工作台宽度:180mm工作台宽度:60mm后挡料最大距离:500mm后挡料最大距离:500mm行程次数:12次/分钟行程次数:12次/分钟操作前首先检查被折金属板材的厚度与之对应的上、下模是否一致,否则将上、下模具更换成当前需要的上、下模具,以确保被折工件的质量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在折弯选用下模V型槽口时,一般以板厚的5倍为基准选用。在换上、下模具时须将工作台擦拭干净,切不可在下模与工作台的接触面有异物和垃圾,以保护模具本身的精度和性能,同时也保护了设备工作台面的平面度与精度。当上模安装或更换时,须注意水平,切不可有两头高低。检查上、下模具之间有无其它异物,上、下模具中心是否一致,否则将异物清除和中心调试正确。V型材内异物颗粒易损坏产品和模具数控折弯机须检查电脑控制屏上的上、下模具的对应编号是否与实际使用模具一致,以及后挡料的尺寸等一些数控参数是否正确。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工作台面与工作区域有无影响工作的其它物品,特别是在下模具上表面严禁放置任何物品及工具,以确保安全。检查后挡料运行是否正常,尺寸是否准确。检查后挡料工作靠山是否与下模平行、尺寸是否一致,否则用深度游标卡尺将其调直,以确保产品质量。等一切准备工作完毕后正式工作之前将用与当前工作相同材质与板厚的废料或余料试折,以确保零件尺寸与角度的正确性。在操作过程中如遇板材不平,应先将其校平、校直,方可开始折弯制作。在折弯第一个工件时,须对产品进行首检,以确保产品后续质量,当首检正式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对在制品进行抽检,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具体的有关制作细节按工艺流程卡说明操作。注意事项在操作前须严格按照图纸及工艺要求及先后顺序进行作业。在操作过程中,如遇两人或多人同时作业时,须统一指挥、协调一致。在机器起动的任何时候,严禁将手或其他身体部位伸入上、下模具之间。在换上、下模具时须将机器的液压系统处于停止状态。当操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有任何影响设备或产品质量的不确定因素都要立即停止工作,并切断电源,排除不确定因素后方可继续工作。如遇难以解决的问题须立即通知班组长或设备维修部。在折弯较长工件时,须注意上刀模的水平度。操作完成后须对产品按图纸、工艺要求进行自检,并填写相应的单据(如:生产日报表、工序流转单等),填写要认真、详细、规范。在操作过程中,如遇难以解决的技术性问题,须及时与相关主管、工艺等部门联系。严禁非本机工作人员擅自操作。7.相关文件:无8.相关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