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聊城冠县实验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部分--初中化学.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7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9年聊城冠县实验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部分--初中化学.doc

2009年聊城冠县实验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部分--初中化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年聊城冠县实验中学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物理化先生物试卷化学部分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9.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10.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蒸馏水C.酸雨雨水D.生理盐水11.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运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12.下列符号既可表示1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B.NH3C.CuD.O213.化学知识谜语化可以添加学习化学的乐趣并能加强记忆。现有一则谜语:“闻有刺鼻味,含量平均分,酸雨由它造,追捕无影踪。”下列最适合作为谜底的物质是A.COB.CO2C.SO2D.NO21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当选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医用酒精和生理盐水(闻气味)B.羊毛和涤纶(灼烧)C.铁和铜(观察色彩)D.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15.为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味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1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9分。)1.(5分)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根据你所学知识与掌握的技能回答:(1)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___________引发的中毒;(2)浓盐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3)走进照相馆洗照片时,营业员会问你“是否要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塑封的目的是隔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走进加油站,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的汽油之外,还多了乙醇汽油,至2007年1月1日,包括我市在内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曾经一周年,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近,国务院颁布了“节能减排”方案,作为中先生,我们该当有节能的认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节能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分)市场上有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缺氧症状的便携式制氧器,利用过碳酸钠固体(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和灰黑色固体B(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反应制得氧气,某同学对A、B两种物质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图所示:另做实验发现,B在①、③反应前后质量均不变,且可反复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②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在①、③反应中可能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3)写出D、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_;E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9分)1.(4分)下面所示(如下图)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安装。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①所选安装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写安装序号字母)。②安装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欲用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安装的连接顺序为D→B→C。①安装B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通过测量反应前、后D处大玻璃管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若实验结束后大玻璃管中的物质里还有少许红色氧化铁。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影响”,其中之一)。2.(5分)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下图1安装,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本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图1安装进行实验,证明了本人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安装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它缘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