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基于利益平衡角度的综述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基于利益平衡角度的综述报告.docx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基于利益平衡角度的综述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基于利益平衡角度的综述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崛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被商业化和破坏的风险。因此,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国内各国家的共同关心问题。本篇报告将从利益平衡的角度出发,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措施1.制定法律法规众所周知,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因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例如,我国制定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遗产保护法》等等。2.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设立为了更好的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设立是必要的。目前,各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来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例如,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是国家文物局,其下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3.资金支持和经济补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才能更好的实施。各国家和地区也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资金补贴和经济支持。二、利益平衡的角度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1.利益平衡的概念利益平衡是指在维护法律准则基础上,根据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和利益,以合理、公平、协商的方式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状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利益平衡的核心是如何平衡文化传承、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2.利益平衡原则的运用(1)强调文化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要目的,要优先考虑文化传承的利益,避免因经济利益或社会需求而损害文化传承。(2)兼顾经济利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也需要考虑经济利益,通过适当的市场化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3)平衡社会效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还需考虑社会效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文化遗产对社会发展的贡献。3.利益平衡的实践案例(1)中国瑞宁窑为了保护中国瑞宁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局通过制定规范的制度和流程,统一审批工艺、材料、成本等标准,保证了瑞宁窑生产技艺、生产工艺的纯正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瑞宁窑的文化保护和产业振兴。(2)抗洪英雄岛在1998年洪水灾害中,位于长江岸边的汉口英雄岛被洪水占领,岛上1800位英雄救援队员用生命筑起了一座部长18千米、高3米的人工堤坝,如今,英雄岛已成为“三峡游”“六堡水库”第一灾后恢复示范项目,把英雄岛打造成为水上旅游、人文旅游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使英雄救援精神被广泛传承和发扬。三、结语在利益平衡的角度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遵循文化传承、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与平衡,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加强立法,优化管理,协同合作,在加强非遗保护的同时,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人文精神的合理量化和实现途径,促进文物资源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