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安全用电常识.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章 安全用电常识.ppt

第1章安全用电常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第1章安全用电常识1.1人体触电常识1.2预防触电措施1.3电气消防与触电急救1.1人体触电常识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触电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电击伤害的程度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电流的频率以及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等。电流频率在40Hz~60Hz对人体的伤害最大。实践证明,直流电对血液有分解作用,而高频电流不仅没有危害还可以用于医疗保健等。安全电流:人体触电后最大的摆脱电流。我国规定安全电流为30mA·s,即触电时间在1s内,通过人体的最大允许电流为30mA。1.1.2触电类型(2)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但导线与地面间的绝缘可能不良(R'较小),甚至有一相接地,这时人体中就有电流通过。触电后果更为严重。图1-5跨步电压触电示意图当人体接近接地点时,两脚之间承受跨步电压而触电。跨步电压的大小与人和接地点距离,两脚之间的跨距,接地电流大小等因素有关。4、静电触电和感应电压触电在停电的电路和电气设备上带有电荷,称为静电。带有静电的原因是各式各样的,如物体的摩擦带有电荷,电容器或电缆电路充电后,切除电源,仍残存电荷。人体触及带有静电的设备会受到电击,导致伤害。1.2.1严格遵守用电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1、安全制度在各种用电场所都制定了各种安全使用电气的制度,这些制度是人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并经总结制定的,一定要严格遵守,千万不可麻痹大意。3、安全操作1.2.2预防触电的技术防护措施1、接地和接零③降低电气设备对地的绝缘水平(2)保护接地当电气设备内部绝缘损坏发生一相碰壳时:由于外壳带电,当人触及外壳,接地电流Ie将经过人体入地后,再经其它两相对地绝缘电阻R及分布电容C回到电源。当R值较低、C较大时,Ib将达到或超过危险值。电气设备外壳有保护接地时:Rb与Ro并联,且Rb»Ro通过人体的电流可减小到安全值以内。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造成一相碰壳,该相电源短路,其短路电流使保护设备动作,将故障设备从电源切除,防止人身触电。如图1-10所示。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同时使用时式中:R0:保护接地电阻4R0:工作接地电阻4(4)重复接地在电源中性线做了工作接地的系统中,为确保保护接零的可靠,还需相隔一定距离将中性线或接地线重新接地,称为重复接地。从图1-12(a)可以看出,一旦中性线断线,设备外露部分带电,人体触及同样会有触电的可能。而在重复接地的系统中,如图1-12(b)所示,即使出现中性线断线,但外露部分因重复接地而使其对地电压大大下降,对人体的危害也大大下降。不过应尽量避免中性线或接地线出现断线的现象。图1-12重复接地作用2、漏电保护漏电保护为近年来推广采用的一种新的防止触电的保护装置。在电气设备中发生漏电或接地故障而人体尚末触及时,漏电保护装置已切断电源;或者在人体已触及带电体时,漏电保护器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切断电源,减轻对人体的危害。漏电保护器的种类很多,这里介绍目前应用较多的晶体管放大式漏电保护器。晶体管漏电保护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如图1-13所示,由零序电流互感器、输入电路、放大电路、执行电路、整流电源等构成。当人体触电或线路漏电时,零序电流互感器原边中有零序电流流过,在其副边产生感应电动势,加在输入电路上,放大管V1得到输入电压后,进入动态放大工作区,V1管的集电极电流在R6上产压降,使执行管V2的基极电流下降,V2管输入端正偏,V2管导通,继电器KA流过电流启动,其常闭触头断开,接触器KM线圈失电,切断电源。图1–13晶体管放大式漏电保护器原理图1.4电气消防与触电急救(1)设备或电路发生短路故障①对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产生电热效应的设备采用隔热、散热、强迫冷却等结构,并注重耐热、防火材料的使用。②按规定要求设置包括短路、过载、漏电保护设备的自动断电保护。对电气设备和电路正确设置接地、接零保护,为防雷电安装避雷器及接地装置。③根据使用环境和条件正确设计选择电气设备。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有导电尘埃的地方应选择有抗绝缘老化功能的产品,或增加相应的措施;对易燃易爆场所则必须使用防爆电气产品。(2)正确安装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灾发生。(3)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电气火灾发生。3、电气消防(3)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用沙土、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等不导电的灭火介质,绝对不能使用泡沫或水进行灭火。2、抢救中要记住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千万不可直接或通过导体接触触电者,其本身是一个带电体,否则可能会造成抢救者触电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