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的应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MR的应用.doc

MR的应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常规临床应用1.神经系统疾患:中枢神经系统位置固定,基本上不受生理运动的影响,故MRI以中枢神经系统效果最佳。MRI的多方位、多参数、多轴倾斜切层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极其优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除颅骨骨折及颅内急性出血不及CT外,在脑部肿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变、脑白质病变、脑发育畸形、脑退行性病变、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病变、脑挫伤、颅内亚急性血肿以及脊髓的肿瘤、感染、血管性病变及外伤病变的诊断中,均优于CT。2.颅颈移行区病变:由于MRI具有不产生骨伪影的优点,对后颅凹及颅颈交界区病变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3.颈部病变:由于MRI具有软组织分辨高的特点及血管流空效应,可清晰显示咽、喉、甲状腺、颈部淋巴结、血管及颈部肌肉,对颈部病变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4.胸部病变:由于纵隔内血管的流空效应及纵隔内脂肪的高信号特点,形成了纵隔MR图像的优良对比。MRI对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特别的价值。但对于肺内钙化及肺实质及肺间质小病灶的检出远不如CT。5.心脏大血管病变:由于心脏具有周期性搏动的特点,运用心电门控触发技术,可对心肌、心包病变、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作出准确诊断,MRI的流空效应,可直观地显示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大血管疾患。6.肝脏病变:多参数技术在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Tl加权像和T2加权像快速序列及动态增强、弥散、灌注成像可鉴别肝脏囊肿、海绵状血管瘤、肝癌及转移癌,inphase\outphase技术虽不如CT及B超敏感,但特异性高。对胆管内病变的显示优于CT,对胆囊病变的诊断与CT大致相同,MRCP结合常规及动态增强MRI对胆囊及胆道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有很大的价值。7.肾及输尿管病变:肾与其周围脂肪囊在MR图像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肾实质与肾盂内尿液形成良好对比。MRI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可直接显示尿液造影图像(MRU),对输尿管狭窄、梗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8.胰腺病变:由于胰腺周围脂肪衬托,MRI可显示出胰腺及胰腺导管,MRCP对胰腺疾病有一定的帮助,在对胰腺病变的诊断中,CT与MRI两者具有互补性。9.盆腔病变:MRI多方位、大视野成像可清晰地显示盆腔的解剖结构。尤其对女性盆腔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盆腔内血管及淋巴结的鉴别较容易,是盆腔肿瘤、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转移癌、前列腺癌等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10.四肢、关节病变:对四肢骨骨髓炎、四肢软组织内肿瘤及血管畸形有良好的显示效果。MRI可清晰显示软骨、关节囊、关节液及关节韧带,对关节软骨损伤、关节积液等病变的诊断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无法比拟的价值。在关节软骨的变性与坏死诊断中,早于其它影像学方法。二、临床和科研高级应用1.中枢神经系统(1)血管性病变: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塞的显示和评估,不同B值的弥散像,弥散和灌注结合半暗带的评估指导早期的溶栓治疗,MRS中NAA、Lac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脑血管畸形3D-TOF、3D-PCMRA和CE-MRA的诊断价值和评价。(2)外伤性疾病:弥漫性轴索损伤用弥散、MRS及各种常规成像序列的综合的动态的评价及对预后的预测。T2Tirm序列对少量的硬膜外、硬膜下出血、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显示的灵敏性,GRET2*像对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及脑内少量出血显示的灵敏性。(3)肿瘤性病变:弥散像ADC对脑内、脑外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MRS不同类型肿瘤代谢产物的差别,MRS与Perfusion或两者结合对肿瘤分级研究,fMRI对运动功能区、运动语言功能区、视皮层区附近的肿瘤术前定位,MRS、动态增强、Perfusion或三者间的结合对术后及放化疗后肿瘤复发的判断。(4)感染性病变:增强、MRS、Diffusion对脑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HIV继发的颅内感染可采用MRS、Diffusion的研究和分析。(5)先天性病变:MRS和Diffusion能提供更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信息。(6)变性和代谢性病变:癫痫病人海马体积的测量、MRS局部代谢产物的变化、多发性硬化的增强扫描、MRS、ADC值的变化。肝性脑病图像基底节区信号的改变及MRS。(7)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MRS、弥散对其神经病理生理改变、神经病理、预后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8)FMRI对不同语言的学习和记忆、脑认知功能的研究,对各种强度不同感觉的刺激,不同形式的痛觉的刺激脑激活区定位的研究,不同穴位、不同频率针灸脑激活区的范围和分布。(9)脊髓病变:弥散ADC值诊断早期脊髓病变。(10)增强的应用:脑膜病变,怀疑转移瘤应增强且该用双倍剂量,怀疑垂体微腺瘤应行动态增强检查,脑内和脊髓的MS(多发硬化)应行增强检查。2.头颈部(1)眼眶病变:3D-FSPGR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