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测试E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模拟测试E卷.doc

模拟测试E卷.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注意:试卷上不要作任何标记;将姓名、学号、试卷种类正确、清晰地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成绩。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模拟结业理论考试试卷-E(修订1)北京市昌平区清大东方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教学处2013年6月编制第页共NUMPAGES12页北京清大东方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模拟结业理论考试试卷(E)第一部分判断题1、石蜡引起的火灾属B类火灾。()2、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消”为防创造条件,“防”为消提供补充。()3、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千家万户。()4、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5、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低部位传递到温度较高部位的过程。()6、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7、固体、液体、气体这三种物质都能把热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但不能吸收别的物体辐射出来的热能。()8、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9、热对流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10、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热量与其表面积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11、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12、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自燃固体指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之内引燃的固体。()13、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氧化性液体指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液体。()14、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遇空气自燃性、遇湿易燃易爆性、积热分解自燃性。()15、不纯净的电石与水接触,能释放出乙炔气。在火场上,乙炔有助长火势扩大和火灾蔓延的可能。()16、水与某些化学物质接触,有可能发生自燃,释放出可燃气体和大量热量以及有毒气体等,从而引起爆炸。()17、凡与水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严禁用水扑救。()18、高压水流经过直流水枪喷出,形成的射流称为密集射流。()19、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实际上都是接闪器。()20、在我国,建筑物耐火等级最高为四级。()21、性质重要、人员密集、发生火灾后损失大、影响大、伤亡大的公共建筑物,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22、甲、乙类生产厂房只允许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23、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等,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24、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称为防火间距。()25、消防扑救面是指登高消防车能靠近高层主体建筑,便于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进行救人和灭火的建筑立面。()26、二氧化碳灭火剂在-20℃低温下储存的灭火系统称为低压系统。()27、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是在发生建筑火灾的情况下,遇险人员逃离火场时所使用的辅助逃生器材。()28、排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控制建筑内的有烟区域保持一定能见度的系统。()29、机械排烟系统主要由挡烟构件、排烟口、防火排烟阀门、排烟风机、排烟出口及防排烟控制器组成。()30、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防烟部位(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以及风机控制柜等组成。()31、生活、生产、消防合用的室外给水系统,通常由消防水源、取水设施、水处理设施、给水设备、给水管网和室外消火栓等设施所组成。()32、单位消防安全检查是单位内部结合自身情况,适时组织的督促、查看、了解本单位内部消防安全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一项消防安全管理活动。()33、一般日常性检查是按照岗位消防责任制的要求,以班组长、安全员、义务消防员为主对所处岗位和环境的消防安全进行的检查。()34、夜间检查是预防夜间发生大火的有效措施,检查主要依靠夜间值班干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35、在拨打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火警时,必须讲清发生火灾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起火物、火势情况和报警人的姓名及电话号码。()36、撤离火场途中如被浓烟所围困时,可采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的方法;如果有条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以便迅速撤出浓烟区。()37、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核心,以消防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为补充,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规范的依据,也是消防法规的基本法源。()39、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以《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为核心,以消防法规、消防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为补充,是我国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