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标与教学研.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美术课标与教学研.doc

小学美术课标与教学研.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美术课标与教学研究美术课是小学教育中的艺术课程之一,美术教育即等同于美育。它反映学校艺术教育的部分内容和艺术美,在美术教育中侧重于以美的观念和知识丰富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感受美的能力。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是静态的再现艺术。它的美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在二度空间范围内以动人的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而儿童绘画则是人类幼稚阶段的一种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孩子纯真思想感情的倾诉,也是人潜意识的一种外溢。小学美术课的内容包括绘画、手工制作、剪贴画、记忆画、想象画、美术欣赏等几个部分。为了顺应儿童爱美的天性,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儿童审美的能力,促使其有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智能;发展儿童关于美的发现能力和创造,指导儿童对于我国固有艺术的认识和欣赏,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学生的兴趣是否被激发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展开思维与想像的翅膀,主动探索,获得知识。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意识到的学习动机。学生对感兴趣的事做得很自觉、自愿,没有一点负担。教师的教学必须触发学生的学习动因,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集中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二、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生主动参与表现在好多方面,首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新课标特别强调,要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情境、学习的方式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表现生活。因此,教师应让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课堂与生活有机地结合。首先美术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各方面,因此在课堂引入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情境创设。课中有设计汗衫、帽子、手套等内容,如果安排这样的场景一定会激起创新火花:“招聘,招聘,某某公司现招聘若干设计师,详情见海报。”乍一听你还以为到了一个人才市场,在这样的氛围下设计产品,应聘设计师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对活跃气氛提高兴趣激发创作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环境只是教师设计,学生不一定会赞同。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有更多的尝试实践机会,达到眼、耳、手、脑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如设计汗衫一课,可引导学生考虑设计好之后怎样布置汗衫专卖店,学生就更兴趣盎然了,有的写标语,有的写标价,有的挂衣服,有的摆柜台,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参与了设计,又进行了制作,关键是落实了课堂中所学的,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并且还在这一过程中,把自己忘我地交给了班集体,充分体现了小主人翁的主动、积极、灵巧、自信、团结、合作。在这一堂课外延伸的内容中,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这就是新课标提出的积极、民主、主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最后,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只有通过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欣赏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抓住适宜的时机,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评价中,如设计汗衫一课,比比看谁设计的汗衫卖得最多,让学生来评价每个设计到底好在哪里。在评价中教会学生互找优点,共同进步。三、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否得到培养1.观察能力的培养。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因此在作画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忙于涂抹自己的画面,画的多看的少。这时教师就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步骤,分层次地仔细观察,并说出画的结构、颜色、明暗等规律性的绘画因素,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来提高学生敏锐的感觉事物的能力。2.想像力、创造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像,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3.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是小学美术学科体现得最为充分的一个方面,尤其在手工粘贴画中,它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画、剪、粘贴缺一不可,充分调动学生全部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在注意、好奇、自信及对成功的期望中进行。因此,它也是训练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一个有效手段。四、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否渗透绘画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凭借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绘画基础知识、技能与陶冶美好心灵和谐发展呢?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艺术文明,用审美的规律去感受和欣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让我们为我们的祖先骄傲和自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