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徐沁.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徐沁.doc

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徐沁.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注小学生个性品质,重视良好性格的培养(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徐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而良好的性格是一个人学业和事业成功的保证。而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培养和塑造的。人的性格形成是缓慢的。儿童时代——性格没有定型;少年时代——性格萌芽状态;进入中学后——性格的塑造期;成年后——性格的定型。小学高年段正是处于学生性格萌芽状态,重视并把握这一阶段性格的影响,将会对孩子的一生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应当将学生性格的培养塑造引入班级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的优势,兼负起学生性格的培养与塑造的责任。大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事实如此,原来大千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后来人们都用莱布尼茨的这句话来比作人的性格——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而且各不相同。根据瑞士心理学者荣格的心理学,性格可以分成两大类:内向型和外向型。所谓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性格,是指个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或是倾向于外部。外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经常对客观事物表示关心和兴趣,性格开朗活泼,乐意参加群体活动,喜热闹环境,喜交往。不愿意冥思苦想,常常需要别人帮助来满足个人情绪需要。健谈,少怯场,难得害羞,不拘小节,容易出现轻率行为。而内向性格的人心理活动表现基本相反。在现实中,人的性格都是复杂的,大部分人的性格或是偏向外向型或是偏向内向型。很难找到特别典型的外向或内向的性格。,性格是内向好,还是外向好呢?其实,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并没有优劣之分。比如,在中国历史中,有这样两个人,一个是号称“诗仙”的李白,他是偏向外几的人,另一个是号称“诗圣”的杜甫,他是偏向内向的人。在《严沦浪诗话》中有诗赞颂二人说,“子美(指杜甫)不能为太白(指李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对两人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可见,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并不妨碍他们都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要培养并塑造学生良好性格,首先要了解性格的上述特点。了解性格的形成过程,也是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性格的重要方面。(1)人的性格形成,有先天因素的作用一个人一生下来,不能说有性格,但已有了“脾气”。这里说的是先天因素对性格的影响。关于对性格的生理基础的研究,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被公认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刚出生时有的婴儿吃饱比较安静、不大哭闹,对陌生的事物也不太感兴趣、容易疲倦;而有的婴儿则好动吵闹,对新鲜事物非常好奇;有的婴儿还可能焦躁、不安等。这是性格有先天遗传因素影响的一个方面的表现。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的作用外,更多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2)人的性格更多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性格形成的两个有着很重要作用的后天环境)①对性格的形成,最初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家庭环境是儿童性格的第一个“塑造场”。家庭中的一切都在起着教育作用,人、事物、现象等等,但是首先的和起教育作用时间最长的是人,其中又以父母居首位。据国内外教育科学“追踪研究”证明,一个人从出生到7岁,是其一生身心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性格养成十分重要。一般的说,孩子往往会静悄悄的学习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是儿童最初的老师。家庭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这里就不多谈。②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班集体对学生的性格形成有具体的影响。在一个师生关系良好或在班集体中得到肯定、尊重、温暖和平等相待的学生,往往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也容易形成集体观念;在一个师生关系紧张或在班集体中遭到否定、排斥、冷漠和不平等待遇的学生,会产生敌对思想和自卑感,不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学校风气、风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校风端正、积极向上、学习气氛浓,在这样的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就会形成积极上进等良好性格。老师的教育风格,尤其是班主任的教育风格,对学生的性格形成有影响。在民主型的老师的教导下,学生性格少压抑,情绪开朗,性格活泼,对老师、同学态度好,又自信。在放任型的老师的教导下,班集体松散,缺乏核心,是非观念不清,同学间缺少有组织的活动。学生易形成自由散漫,缺乏友爱,没有守纪律的习惯。在“过分权威”的老师教导下,压制意见,学生会有虚伪、圆滑的性格,老师在一个样,老师不在又是一个样,极端的会形成师生对立,产生反抗性格。(3)个人的生活经历,对性格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总之,人的性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对青少年来说,性格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家庭、学校的教育和影响,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的锻炼。在学生们的小学时期,正处在性格的萌芽时期,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生活氛围,构建和谐的